第97章 做到全國出名(第2/2頁)
章節報錯
“叫張經理和咱倆一起去?”徐總探尋的說。
“這個你定,你是老闆。”老譚說。
倆人合計了一下,最後沒叫張麗去。因為老譚走了,王剛還不總在店裡,留下胡靜一個人怕整不過來,還不如叫胡靜去呢,張麗在家。並且張麗已經出去考察過一次,胡靜一次沒出去過。
“這次帶胡靜去,十一月份應該不忙,把幾個主要管理人員組織一下,去香港玩一圈。”徐總興致勃勃的說。
“去香港?”老譚有些疑惑。
“嗯,去香港,大夥兒跟我幹這長時間了,帶著出去玩一圈。”徐總認真的說。
老譚衝徐總豎起大拇指,說:“敞亮!”
去香港確實好,這也是給管理層的一個福利。但老譚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建議暫時先不領管理層出去旅遊,把這筆錢省下來用在員工福利上更合適。
首先改善一下員工住宿條件。
給住寢的管理人員單獨租個寢室,這樣也是照顧他們。管理人員不在寢室住了,員工就寬鬆些,每個寢室配上電視、網路、安上空調,重新刮大白,把門窗都換了。住寢條件好了,員工也愛住。
然後提到工分制,把工分制管理詳細的向徐總講解一番,之後說:“我的意見是管理層出去旅遊什麼時候都有時間,不著急,咱們先把員工基礎打好。呵呵,把錢花在刀刃上,是吧。”
徐總對工分制管理瞭解一些,但不是太細,聽了老譚的詳細講解之後覺著挺好,十分贊同。尤其是工資這塊兒,按著工分制計執行的話是分數到了自然上漲,分數不到就漲不上去,十分公平,員工也沒怨言。
這個好,不像以前一漲工資就頭疼,給他漲不給他漲都有意見,整不好就鼓包。
“老譚,打荷、砧板他們和廚師漲的工資額度一樣嗎?”徐總問。
“不一樣。”老譚說:“要不然這兩天打算和你談這事呢。這個得咱倆定,砧板、荷臺、下雜、服務員、後勤、廚師、管理人員,工資漲幅得提前定出來,還有福利待遇也得定下來。就拿你剛才說的去香港旅遊,不能全是管理層去,員工看著也來氣。可以選出兩個分數高的員工一起去,這樣對其他員工也有個刺激作用。”
“是這回事。”徐總點頭道。
倆人在辦公室把工分制好好研究一番,把各個崗位的工資漲幅額度定好,達到相應分數的福利也定下來,這樣整個工分制管理就基本完善了。
為了立竿見影,徐總大方的決定從關東人家開業的時候開始給員工積分。這樣就有十八個員工是工作滿三年的,直接積三千分,工資為三級工資。
拿李旭和李忠清來說,倆人自動上漲三級工資三百塊錢,同時享有三千分的相應福利——子女教育基金二百塊錢。
也就是說每人就等於漲了五百塊錢工資。
以此類推,工作滿兩年的員工二十五個,滿一年的十七個,都按著相應的分數漲了工資。
把這些搞定之後老譚對徐總說:“徐總,你現在和以前大不一樣,佩服。”
徐總笑了,誠懇的說:“員工是最大財富,他們掙得越多,我掙得就越多。”
“能看到這一點的老闆不多,咱家保證越來越好。”老譚說。
“呵呵,這主要是你的功勞,說實話沒生意誰也不賠錢漲工資,咱家現在掙錢錢不是一個人掙的,我拿我那部分,剩下的是員工的,對不。”
現在的徐總叫老譚刮目相看,和兩年前判若兩人。
人呀,都在成長。
徐總最後感慨的說:“老譚,這兩年我沒少學習,尤其國學,總學。不學不行呀,格局打不開就幹不成大事。現在飯店難幹,競爭大,再和以前似的就是死路一條。今天虧你提醒,到啥時候得把員工放到第一位。另外老闆和員工之間不再是簡單的僱傭關係,而是合作,這個觀點得轉變。
這兩年也沒少讓王剛學,咋說呢,看我當老闆行,管理不行。和你說的一樣,好的投資人不一定是好的管理者,管理是專業人乾的事,老闆一參與就亂套,越整越亂。也放手讓王剛和張麗管,他倆也盡心盡力,但還是差點,就和踢足球的似的,就差臨門一腳。
我看出來了,但不知道咋整,真要是現場管理還不如他倆呢。呵呵,你行,管理奇才,把你請回來是對的。”
“我也是趕著往前幹,主要是喜歡管理,願意幹,好像喝酒似的,上癮兒。”老譚謙虛的說。
“是,你老譚敬業,這點大夥都服。幹工作就得這樣,一頭扎進去,不幹出成績不出來,得有這個勁兒。王剛要是和你似的比現在出息,也怨我,總叫他跑外,跑的心野了,管理上就差。他也行,我這飯店不黃就養著他,十多年哥們兒了。”徐總說。
“徐總,你人不錯,看吧,咱家保證全市出名,努努力爭取做到全國出名。”
“看你老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