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滿月(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認識我師父?”明正良問。
“嗯就算認識吧,你師父年輕,主要你師爺劉老厲害,省城廚師界名宿,老人家今年有八十了吧?”老譚問。
“有了,我還是去年見過一面。但,有點想不起你師父是誰”明正良略顯尷尬。
“跟你說件事估計你能想起來,你師爺當年闖關東到省城,七、八歲,是我師爺收留的,帶在身邊學手藝,我師爺從飲服口退下來之後把你師爺安排接的班”
“噢,我知道了,你是黃老徒弟。”明正良想了起來,打斷老譚。
老譚說:“你說的黃老是我師爺,我師父是他兒子,論著咱倆是師兄弟。”
他倆確實是師兄弟,只不過不是一個師門。
老譚的師爺是省城解放後第一任飲服主任,老爺子在民國時期就是三春飯店頭把掌櫃的。三春飯店在東北有名,分別是鹿鳴春、鳴湖春、鄱陽春,少帥總去吃飯。
那時候把大師傅叫掌櫃的,老譚師爺炒菜有名,是頭把。明正良的師爺是從關裡逃荒過來的小孩兒,老譚師爺看著喜歡,就帶著學藝。
解放後老爺子當了主任,一干三十多年,省城廚師名宿。退休時把明正良師爺推薦接替自己,之後飲服口改為省城飯店協會,明正良師爺當了第一任主席。
正好趕上改革開放,餐飲業蓬勃發展,廚師非常吃香。明正良師爺廣收門徒,他們這一派迅速厲害起來。
八二年全國舉行第一屆烹飪大賽,省城要派一名廚師參賽,當時老譚師父是青年廚師佼佼者,非他莫屬。
可是他家老爺子已經退休,沒了實權。餐飲協會主席是明正良師爺,人家自然要推薦自己徒弟,結果老譚師父沒能參加。
因此倆家有了間隙隔閡。
當時這事在省城廚師界人人知道,都說老譚師爺帶出個白眼狼小弟,餵飽了開始咬人。老爺子也很生氣,但沒辦法,不在其位,縣官不如現管,也只能如此。
等第二屆大賽的時候老譚師父乾脆不參加了,省城去的是老譚的師大爺,拿了全國烹飪冠軍,算是給師門爭了光。
這些陳年舊事早已過去,現在明正良師門一派在省城實力大,他師父是餐飲協會主席,有影響力。像明正良這樣的徒弟五十多個,當然有混的好的,也有差的,參差不齊。
老譚師爺一輩子收了三個徒弟,確切說兩個,其中一個是老譚師父,也就是師爺的親兒子。老譚師父沒有參加廚師大賽,但手藝在那擺著,不容小覷。
老譚師父一輩子收了四個徒弟,老譚是最小的。大師兄現在國外,二師兄已經退休,三師兄在朝陽開飯店。入師門的時候師父定下規矩,不到四十不許收徒,所以老譚現在不敢收徒弟。
師父現在快七十了,長期在海南居住,很少回省城,逢年過節的老譚打電話問候。
明正良知道老譚師門之後,知道是正經八本的名廚之後,拉著老譚坐下,倆人聊了起來。
“譚師傅管理的挺好,總聽王剛叨咕你,一直沒機會見面。”明正良說。
“好啥呀,咱倆都做管理的,啥情況別人不知道咱倆還不知道,都是兄弟們捧。”老譚說。
明正良笑笑,遞給老譚一根菸,自己也叼上一根,倆人點著抽上。
“你那個發照片的方法挺好,有想法,現在好幾家飯店都跟著學,估計以後都得這樣。”明正良說。
“呵呵,也是突發奇想,還行,現在小孩兒愛鼓搗手機,讓他們鼓搗去,衛生上來就行。”老譚說。
“你們現在實行的工分制也挺好,譚師傅是不是在北京巨思特學習過?他們就有工分制培訓,挺多飯店都在那學的。”明正良問。
老譚說:“那倒沒有,我這是自己鼓搗的。聽說巨思特講的挺好,實操性也強,但學費挺貴,學不起。還得上系統,一般飯店上不起。我這是笨方法,像那個意思,沒人家厲害。”
“那也不錯,咱們省城飯店還沒有呢。我看了一下,確實挺好,非常實用,接地氣,適合咱們飯店。”明正良說完豎起個大拇指。
“鼓搗著玩唄,傳統管理模式小孩不接受,現在小孩兒多難管,幹順心了行,不順心抬腿就走,連在乎都不在乎。不像咱們那會兒怕下崗,下崗了沒飯吃。呵呵,都是逼的,沒法,咱們管飯店,總不能把人都管跑了。”老譚說。
明正良對飯店管理也很研究,倆人不少觀點能產生共鳴,嘮的就很投機。最後明正良邀請老譚到餐飲協會定期舉辦的餐飲人論壇去講講工分制管理。老譚婉言謝絕了,說參加一下可以,但是去講管理有些班門弄斧。
明正良是餐飲協會理事,每次組織餐飲人論壇會都有些乏陳可新,加上現在飯店都以效益為主,廚師長、經理、老闆沒時間參加什麼論壇。
發現老譚這個工分制管理挺實用,就想讓他去講講,好不叫論壇會太冷清。要不然總是那幾個資格老的餐飲人講當下的餐飲形式,吹吹牛逼,剩下就是一頓吃喝,沒啥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