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就是必然的,只要存在著,那就堅持下去。當人們慢慢熟悉和認可之後,生意一定開始抬頭。如果堅持不住,就只能死在半路上。

到現在為止,關東人家開業整整兩年。五千平的店面不小,人們走過路過都會看上一眼。一年過去之後有了印象,兩年過去之後就算沒進去吃過飯也知道這裡有個農家院,在心裡說啥時候進去吃一頓,看看啥樣。

說實話,每天四萬多的生意在外面看也是車水馬龍,每到飯口時候門前的停車場都會停滿車,給人的感覺這家飯店生意真好,停車場都滿了,看來不錯。

這是給周圍老百姓最直接的印象,認為這家飯店行,已經做住了。

兩年來徐總一直在堅持,他認為自己選的專案正確,並且逐漸被客人認可,雖然生意沒達到火爆程度,但一直在往上走,這就是好現象,也給了自己極大的信心。

兩年來關東人家的進步很大,特色逐漸形成,有了自己的招牌菜品,企業文化也在建立之中,員工隊伍趨向穩定。雖然工資不像別人家那麼高,但每個月準時開資,從不差員工一分錢,這一點是很多飯店做不到的,為自己贏得了口碑。

飯店在進步,管理人員也在進步。

兩年來王剛透過培訓學習和自己的磨鍊積累,現在能夠很好的駕馭一個六十多人的廚房,並且有了自己的套路。在管理上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但照比兩年前強了很多,不是一點半點。

他一邊管著廚房,一邊跑著外面的事,有時會力不從心。好在李旭也成長起來了,能夠主動管理,減輕了他不少壓力。

總體來看,關東人家存在的問題是菜品質量忽好忽壞,不穩定;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處於被動工作狀態;前後銜接不理想,總出現脫節現象;管理團隊能力不足,執行力不夠。

把這四個問題解決掉,生意會大幅度上漲。

關於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這個問題,張麗和王剛探討過。按張麗的意思是把以前的四個團隊再建立起來,豐富員工的業餘生活,透過這個把員工積極性調動起來。

王剛覺著把團隊建起來效果不大,他認為員工想的是怎麼多賺錢,說的直接點就是一次性把工資給到位,所有人都能積極幹活。

有一天周曉梅對他倆說:“你倆到我小叔的餃子館看看,人家現在是積分制管理。幹得好加分,幹得不好扣分,只要分數達到了直接漲工資,掙多錢自己說的算,幾乎不用咋管,員工都挺積極。”

“你說的是他家往二樓上的樓梯牆上貼著的那個積分表吧?”張麗問。

“嗯,就是那個,那天李爽給我講了一下,我覺著挺好,有時間你倆看看。”周曉梅說。

王剛說:“沒聽你說過呢。”

周曉梅白了他一眼,說:“你多忙呀,哪有時間聽我說話。”

“再忙也得聽老婆的。”王剛嬉笑道。

“淨撿好聽的說,我問你,昨天出去唱歌是不是找小姐了?”周曉梅審訊道。

“你看我是那樣人嗎?”王剛一本正經起來。

“跟你說王剛,我要是知道你找小姐,哼,啥後果你知道。”周曉梅瞪著眼睛說。

王剛問:“啥後果?”

“咋地?你想試試呀?要試趕緊試,就一次機會,錯過就沒了。”周曉梅說。

王剛假裝害怕的縮了下脖子。

張麗說:“你倆秀恩愛到別地方秀去,少在這刺激我。”

周曉梅瞪了王剛一眼,王剛很知趣的走了。

“你倆結婚是不是回老家辦去?”等王剛走了之後張麗問。

“嗯,先從我家辦,然後去他家,最後回來再辦一下。”周曉梅說。

張麗拿手摸了一下週曉梅的臉,說:“好呀,馬上就成人家媳婦了,羨慕。”

“有啥羨慕的,我現在倒有點害怕,不想結婚。”周曉梅說。

“知道不,你這是婚前恐懼症,等結完婚就好了。”

周曉梅悵然的嘆了口氣,悠悠的說:“其實我就是想要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