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許半仙(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道笑著點點頭道:“既與你們有緣,請下這兩道靈符,保管有效!”
吳冕一個白眼差點翻到天上去,說破了天去還是在說這兩道符的事,無可奈何,拉著正在數銅板的胖子頭也不回地出了城。
入夜後,兩人尋得一處還算平整的小坡地落腳,點起一堆篝火。
一路上不曾尋得什麼,兩人對坐著啃大餅。
胖子氣鼓鼓的一邊嚼大餅一邊埋怨道:“你以為胖爺就為了自己迷信啊?還不是為了你?大難臨頭這幾個字說得我一陣陣後怕。”
“我還沒說你呢,你倒說起我來了,那老騙子是能信的?說來說去還不是想讓我們買他的符?你快長點心吧。”吳冕頭也不抬地說道。
胖子據理力爭道:“他要是一點本事都沒有,怎麼知道咱們是去萬劍堂?”
“江湖選拔這一場大盛事,各地江湖人紛紛往那邊去,他在鬧市擺攤聽到看到又有什麼稀奇?”
胖子依舊不依不饒問道:“也就胖爺我那麼關心你了,那半仙還知道你身上揹著深仇大恨呢,你怎麼解釋?”
這回輪到吳冕無言以對了,這也是他在冥思苦想而不得的事情,明明不認識,卻仍能知道這些,明明看起來就像什麼道行都沒有,難不成不是個老騙子?
要說這老道其實沒一點道行,說得過去,從他從頭到尾說不出究竟是什麼大難臨頭就能看出來,但是身負血海深仇他又是如何得知?也沒寫在臉上啊。
胖子見吳冕沉默不語,嘿嘿笑道:“說不出來了吧,要不要明天回崇明鎮再找找那老道?買他兩張符唄,興許有用。”
吳冕搖了搖頭道:“算了,到底有沒有本事咱們也說不準,以後遇見事情多留個心眼好了,小心為上,也不用害師父們擔心掛念。”
至於氣運之說吳冕也不懂,只是聽了覺得難受,若是真的,身邊的人都會因為自己搶奪氣運而遭受不好的事情,他過意不去。
以前師伯鍾靈秀在麒麟山上就已經說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氣運,這東西玄之又玄,不太好說具體,比如一個人能達到的最高的成就,其實也是因為本身的氣運。
氣運這東西,積攢艱難揮霍容易,可能做了一件壞事就抵得過做一輩子的好事,一命二運三風水,運字第二,真的是極重要的東西。
胖子倒是一覺睡去天地寬,吳冕沉思著不得要領,心中隱隱擔憂,看著滿天繁星怔怔出神。
元江渡口,停泊著一艘巨大的三層官船。
元江是把大鄭王朝版圖一分為二的天塹,白日江面寬闊無波,過往船隻密集如麻,入夜後經常有看不見的漩渦暗流,若非大船,便極少敢在江上行船了。
官船上密密麻麻地站滿了一群素衣劍客警惕地四處張望,二層裡,有一位年紀輕輕就身穿五品官袍的俊逸公子,晃著一個小酒杯,正在聽下屬彙報。
謝鎮自從當上了奉天清吏司郎中後,對當初金門鏢局送出的那兩趟鏢極其上心,執掌了整整一座銅章提刑衙門,人手比起以前做司中的時候多多了,可那件事還是沒有眉目。
金門鏢局那兩趟鏢,都與前朝叛逆有著莫大關係,當初天下大亂的時候,曾經是天下正統的大許王朝被亂軍攻入,混亂之中,皇宮起火,兩件寶貝不翼而飛。
一件是大許王朝鎮國之寶,是一把太祖開國所用的橫刀,叫做斷玉尺。
另一件就是前朝末代皇帝自焚後逃出宮的太子,也一直不知所終,前朝殘存的勢力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一直蠢蠢欲動,最大的原因就是這個太子一直隱在江湖裡。
這也是銅章提刑衙門當初設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江湖裡尋找到那把斷玉尺和前朝太子。
當初有情報說金門鏢局送出了那兩件貨鏢和肉鏢,有很大可能就是問鼎刀和前朝太子,謝鎮才這般大開殺戒,可最終找到鏢局賬冊以後,發現那一頁老早已經被人撕掉了。
謝鎮回洛陽以後升任清吏司郎中,一直在指揮調查這兩個鏢的事情,貨鏢已經找到,發現不是,另一個更重要的肉鏢,卻一直沒有頭緒。
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身穿舊式道袍的老道在一批銅章的護衛下來到渡口,徑直緩緩上船。
上到二樓時,謝鎮扭頭一看,趕緊作揖行禮:“下官謝鎮見過許先生,一路勞頓,許先生辛苦了。”
老道不慌不忙地坐上了船艙的主位,拿出旱菸點燃了咂巴一口,悠悠然問道:“你就是清河謝家的謝鎮?”
謝鎮在對面躬身回答道:“下官正是清河謝鎮,奉命接許先生回洛陽。”
許老道吐了一個菸圈,微微笑道:“我自己回去就可以了,我已向陛下舉薦,今年武選恩科的江湖選拔,由你奉天清吏司還有萬劍堂一起主持。”
見謝鎮一臉迷惑,老道輕聲說道:“那個隱在江湖裡的肉鏢,很有可能就在選拔大會上,江湖這麼大,你很難逐個排查,這次應該有眉目。”
謝鎮領悟,彎腰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