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奧運的場館。”

“所以,黨星同學的目標是哪所學校?”氣氛有些壓抑,伴隨著天空上漸漸聚集起來的水汽,侯老師接了一句話,“將來和我們這屆孩子還能做學長學弟。”

“公安大學,子承父業。”

侯老師一愣,什麼話也沒再說。

雲霧聚散,正午過去一段時間,太陽的火力是最壯的時候。

陰沉暗淡被光明收斂,近山蒼翠,遠山朦朧裡帶著三分純白的潔淨。

雲霧化為風嵐,在陽光的指引下繞山流轉。

“㘗㘗……㘗㘗……”

沒有固定時間響起的電鈴兒,兩聲哨聲迴盪著,一群學生便湧入了教學樓,在教室裡坐下。

侯老師在教室門口徘徊了良久,看著坐在第二排的那個學生——沒有沉鬱,沒有對生活不公與苦難的期期艾艾。

陽光映照著眼裡的星辰,或許不是浩瀚,但一定是對面牆壁上方那面紅旗的顏色。

金燦燦的,映帶著一抹鮮紅。

侯老師終究是沒把手機裡存著的照片放給同學們看。

因為她知道,那個坐在第二排的男孩子,將來一定會站在這些建築下,迎著陽光,散發著更亮的光芒。

“今天我們講一講《紅樓夢》裡面的內容。”侯老師看著盛安寧和華倩已經把書發到了每個同學手中,不禁默默點了點頭。

“咱們課本里就有選取《紅樓夢》的章節,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我們先不說它想要表達的,對封建社會黑暗的批判,我們這節課單從它的文學價值來分析。”

“書中的人物由我們都作者曹雪芹創造,所有的詩自然也是曹雪芹一個人寫出來的。”

“我們現在翻到《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院夜擬菊花題。”

“我們可以結合金陵十二釵正冊的判詞來觀察曹雪芹對於人物的塑造。”

“首先我們知道,寶釵和黛玉在同屬於一個判詞,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裡埋。”

“二人皆是當時封建社會的犧牲品。寶釵是大家閨秀,到最後雖然和寶玉結婚,但寶玉遁入空門。”

“林黛玉則是死在了寶玉結親,雖然衝破了封建禮教的束縛,但最終離不開玉帶林中掛的悽婉結局。”

“在偶結海棠社的是不,二人對於這一盆白海棠所做的詩句,就很明顯的可以體現出二人的性格特徵,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作者曹雪芹也預示了他們的結局。”

“黛玉的清高,最終淚盡而亡的悽慘在‘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這一句中就很有體現。”

“三分白是偷自梨花,清香又是借自梅花,正和黛玉自身父母雙亡,寄人籬下,身死魂滅,甚至無人祭奠。”

“紅樓夢中,黛玉前世乃是絳珠仙草,作者曹雪芹把白海棠和黛玉的身世相聯絡……”

“接下來我們一起讀一下這些事兒,再分別聯絡曹雪芹對人物的設定……”

一堂課下來,每個人都認真的聽著,侯老師講的盡興,只覺得下課哨聲是那般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