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BJ人不講究去所謂貴族學校,公立學校的老師交出來的,遠比yi出國為目的的貴族學校強的多。

康春駿和海昇平在班裡有個關係不錯的朋友就說過,“我們初中那個學校,有個孩子就是學習跟不上,基本上說就是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學那種。”

“一年二十多萬、三十萬的扔進去,最後混個國外的大學,草草了事。”

海昇平對此深以為然,沒有槓什麼別的——自己父母是掙年薪的,要去私立也綽綽有餘,但是到底比不了公立學校教學水平。

但是世昕這類專門的藝術學習,大多數公立學校是支撐不了的。

BJ不乏不屬於藝校、體育學校的傳統文化特色校,體育特色校,但每個學校有自己的特色,並非一校俱全。

況且教育局明文規定,老師不能在校外帶輔導班。所以像侯老師之於嶽靜這種,都是用著自己的休息時間給學生免費指導。

仁萃沒有京劇方面的老師,體育劉老師的專項不是散打,否則以仁萃的校風,許是世昕和嶽靜也根本不用出去報班兒。

“旌旗燦爛,也那雲霞碧。”世昕練了一上午,沒有空調的小平房兒藉著四米高的挑梁,好歹也算是有些涼氣兒。

數了伏以後的BJ城,自帶地暖,別看風扇穿不透世昕身上厚厚的京劇服飾,地上,空中的暑氣倒是一個勁兒的往衣服裡鑽。

平時練習,世昕沒化妝,頭上也沒帶古裝頭,單純為了適應武旦服飾的表演穿齊了衣裳。

帶眼見著汗順鬢角兒往下淌,把頭髮都攥成了一綹一綹兒的,世昕嗓子也有點兒幹,唱詞出口,聲音倒是沒錯兒。

雲的離去,扯走了人類最後一層遮羞布,直叫太陽往心裡頭照了進去,把影子打在人身後不遠的地方,好像要把人心裡的事兒全都探聽清楚。

平時教室裡也好,工作單位也罷,只要是室內工作的,基本上都是空調風扇齊上陣,真拉幾個到這種沒空調的環境下練上一上午,不少人當時就能撂挑子。

心中有夢,身上有擔的人往往能夠更好的適應這種環境。或者說,是能夠更好的讓自己在這種環境下堅持下去。

授課老師身上扛著的是教育世昕的擔子,世昕心裡埋著的是爺爺的期盼,是未來的夢,更是心底的熱愛。

於是二人就這麼一拍即合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堅持著自己。

為了給自己京劇武旦的演繹打基礎,世昕在學校裡和劉老師學武術的時候就特意選了兩個傳統專案——雙劍和長穗劍。

如此一來,今兒練起扈三娘這一段兒,長穗劍自然而然的隨著手臂延向遠方。

“老師,您下節課能教教我槍方面的動作麼,我還是不很連貫。”半天多的課程結束,臨出門兒世昕說出了自己的需求。

仁萃學校的一層也就個三米高,哪個槍練,別說什麼拋接動作了,但凡是扎個槍,往上一遞的功夫兒,那就純粹是想把天花板捅漏了。

“好,沒問題。”老師點了點頭,世昕這孩子肯吃苦。

來教世昕之前,老師覺得花錢砸一對一孩子,多半兒不那麼努力,不過是靠著父母花錢混日子,如今看了看世昕,老師教學的心氣兒也足了。

“那你是自己帶還是用老師這邊的?我提前給你準備上吧,這種天兒拿來拿去太費勁。”

“你回去路上別吹風,身上全是汗,換好衣服以後別貪涼。”

好學生碰到好老師總是這樣,就好像老師多了個孩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