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文廟。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排列整齊的七十二賢塑像。

這些都是儒道至聖先師,當年親自教匯出的學生。

作為至聖先師,塑像自然是被供奉於大殿最上方。

可惜不知道是否是有意為之。

不管是眼前的這尊塑像,還是現今流傳於世的至聖先師畫像,都面容模糊無法辨認。

“說起來老李開創的書院裡,為何沒有懸掛至聖先師畫像?”

方老道想起了這件事,不禁有些疑惑詢問道。

之所以會有此問。

是因為作為儒道開創者,亦是世間所有讀書人共同的至聖先師,大到京都學宮小到鄉野學堂,都會懸掛至聖先師畫像,供學生課前參拜。

但在青雲鎮的天玄書院,卻從未曾見過。

面對這個問題,姜達禮回覆道:“其實之前,我也詢問過老師同樣的問題,老師說他覺得至聖先師應該不是很喜歡整日被人掛在牆上,所以這些繁文縟節就免了,只需放在心裡尊重便可。”

“你們說這位至聖先師究竟長啥樣,為何文宮不直接讓匠人雕刻出原本相貌呢?”望著上方這尊面容模糊無法辨認的塑像,方老道甚至好奇。

佛子小和尚開口道:“儒道方面小僧不清楚,但是關於佛教佛祖的金身塑像,並非是佛祖成佛前的真容,而是由眾生意念所形成的法相。我想不雕刻出至聖先師的真容,應該是有所特殊意義的,比如讓世間讀書人在參拜時,都能夠在心中想象出最符合他們理想的至聖先師模樣,也能夠以此為目標好生努力成為如至聖先師那般的讀書人。”

“小和尚你說得很好,但下次可不要再胡思亂想了。”

辦完事的師兄李知書走入大殿,說出了其中真相:“之所以不雕刻出至聖先師真容,是因為當年至聖先師提出‘有教無類,教化萬物’學說,座下七十二賢與三千學生大半表示反對,便聯合外力想要將德不配位的至聖先師鎮壓囚禁於文宮。自此動亂之後,至聖先師的塑像便變得如此了,因為他們需要的不是一個活著的至聖先師,而是一個旗幟一樣的存在。”

“如此說來,這至聖先師脾氣還真是位脾氣溫和的讀書人,面對座下學生這樣的背叛都沒有動用武力懾服。”

方老道不禁如是感慨。

若自己是一教之主,有人這樣對待自己,早就跳起來打爆對方狗頭了。

李知書再次搖了搖頭:“老……至聖先師他脾氣可不溫和,也不是常人認知中那種文文弱弱的形象,年輕時便生得孔武有力能抗鼎,否則怎能在周遊列國遊學時,面對眾多流寇盜匪安然無恙存活。當時的文宮動亂事情很是複雜,至聖先師年齡大了脾氣也溫和了許多,不願與這些學生計較,便當場昇天了。”

聽到“孔武有力”、“力能扛鼎”這番形容。

姜達禮眼眸一亮。

擅長以理服人的自己,同樣可以!

對於成為儒道新聖,頓時更加有信心了!

蘇杭城的文廟並不大,很快便就參觀完了。

昨夜消耗甚大,且因為宿怨並未得到佛子小和尚開光的方老道。

腿腳痠麻渾身無力,便在外面找了個空置石凳坐下。

旁邊是同道中人支起來的算命攤。

閒來無事的方老道,便與對方交流起了當神棍的心得。

那位裝扮成瞎子的新手神棍攤主,在聽到方老道睿智無比的經驗之談與忽悠之道時,恨不得當場跪地拜師。

為了更好的展示忽悠這門藝術。

他索性直接代替了攤主,親自上陣實戰講解。

不多時,便有一位富家小姐前來問取姻緣。

按照正常流程,方老道先讓對方抽取命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