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她還只是個孩子呀(第1/3頁)
章節報錯
兩日後。
殘霞漫天,書院內的朗朗讀書聲漸止。
附近村落的孩童們,戀戀不捨放下書筆,整齊有序走出學堂。
庭院裡,佛子小和尚與方老道正齊心協力,為孩童們發放著米麵雞蛋。
而已經收拾好行囊的師兄李知書。
腰懸鐵劍,默默站在老院長身旁望著這一幕。
待今日書院每週一次的授課結束,他們四人也準備動身前往蘇杭城了。
“師弟心思倒頗為巧慧,想出分發米糧吸引孩童前來學習的主意,輕易便做到了老師你未曾做到之事。”
師兄李知書在旁輕聲感嘆。
自幼便被院長收養在書院生活的他,清楚知曉老師這些年裡,待在這窮鄉僻野之地。
想要發揮自身最後的光與餘熱,教化些更多的有識之士出來。
但周邊願意上門聽課的孩童,向來寥寥無幾。
老院長面露欣慰笑容道:“你師弟曾對為師說過一句話,民以食為天,若連肚子都吃不飽,教化禮儀也屬於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皆為虛妄。”
“可若一直以吃食相贈,換取這些孩童上門聽課,若只在這一鎮之地還好,將來又如何能普及整座天下?”李知書不由面露擔憂。
“此話你師弟也曾說過,並且還給為師講了個頗有哲理的小故事——”
“說是暴風雨過後,海浪將許多小魚席捲上岸,一位路人前來遊蕩時,看到一位小男孩將沙地裡即將被曬死的小魚,一條一條扔進海水裡,路人便嘲笑小男孩的所行毫無意義,並且岸邊沙地裡的小魚有成千上萬條,單靠他一人根本救不回來,又有誰會在乎呢?”
“小男孩的回答,說至少他現在手裡這條在乎。”
“當時你師弟曾言,以個人力量去行教化大道之事,定然是杯水車薪。但若是一開始就把步子邁得太大,總想著對比整座天下而言,自己所行所為毫無意義就不去做,那世間諸事便永遠得不到改變,至少他力所能及輕鬆隨意的善舉,或能夠改變眼前這些孩童的一生。”
“你師弟還說,他之所以擁有如此想法,也正是因為以前在人生最困難無助的至暗時候,被許多無名好心人以同樣的方式幫助過。現在已無法去報答那些無私相助,不知姓名的好心人,那便帶著他們的善念,去幫助眼前需要幫助之人,等這些被幫助者成為有能力幫助他人者,如此星火相傳,世間總會美好那麼一絲絲。”
“你師弟還為那則故事,補充了個他認為滿意的結局。說小男孩的事蹟,被那位路人當做笑話講與周邊人聽後,有人附和著嘲笑,但亦有人毅然決然加入了小男孩的行動中,最終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所有岸邊的小魚都重歸大海獲得新生。”
師兄李知書聽完。
陷入良久靜默。
最終緩緩開口總結道:
“小師弟願以身為燈,以一燈傳諸燈,直至萬燈皆明。如此美好願景,實乃天下蒼生之福。”
之所以提及天下蒼生。
是因為李知書心中知曉,老師他以將小師弟,定為世間文運傳承者。
世間皇權,歷朝歷代都需得到儒家文宮認可。
屬於彼此相輔相成的關係。
若小師弟日後得老師真傳,入主超然物外不問世事的儒家文宮。
定然可以憑藉手中權勢,做出一番造福蒼生的事業。
而自己這個師兄,自當以手中三尺青鋒。
成為師弟的護道者!
……
……
“小君怡,這是老師特意為你準備的。”
姜達禮將手中沉甸甸的米麵雞蛋,交予到陳君怡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