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蘭遠遠的就望見了老人和藹如春風的笑容,更覺步子輕快,進門就行禮,“清蘭給老夫人請安。”

老太太放下茶杯,向她招手,“好啦,快過來坐,好些日子沒見了。”

“承蒙老夫人惦記,老夫人近來可好?”沈清蘭很乖,雖然走近去,卻沒當真坐到老太太旁邊,而是選了個稍有些距離的下座,以示輩分高低,不敢放肆。

旁邊任媽媽見了,讚歎地點頭。

老太太也含笑點頭,嘴裡卻嗔道,“我叫你來,是要與你說說家常話,你也不必講究外面那些規矩,那都是給外人瞧的。”

沈清蘭便知曉自己的禮貌得到了老太太的認可,既然老太太這麼說了,見好就收,往老太太的方向靠近些,笑道,“清蘭自知禮儀欠缺,在長輩面前哪敢輕浮,來之時,母親再三叮囑,當敬老夫人如祖母,不可無禮。”

老太太微怔之後,舒眉而笑,老眼一亮,拉過沈清蘭的笑,輕輕拍了拍,“我看你已經極好,不必過於自謙,沈太太之言,是天下母親對兒女慣常的囑咐,你心裡知曉就好,倒是那句‘如祖母’,我很歡喜,我要是有你這麼個孫女就好了。”

沈清蘭垂首臉紅。

任媽媽接言,“我看老太太與沈小姐頗有祖孫緣,此是天意。”

沈清蘭聽出這是好話,卻聽不明白究竟什麼意思,祖孫緣?天意?她茫然想了會,沒想明白,又不好意思問,只好訕笑。

先前送她進來的婦人在門口停了會,不知做什麼,這會兒也進來,輕步到任媽媽身後,和她說菜飯的事,老太太耳力好,聽到了,插言,“再加幾道菜,讓劉廚娘做。”

婦人見老太太接話,忙走近來答應,行了個禮,匆匆離開。

到午時,老太太留飯。

沈清蘭沒太矯情,道了謝,起身時,老太太都沒讓誰扶,自己硬朗利索的站了起來,倒是沈清蘭,下意識的就把手伸過去。

老太太微微一笑,握住了她的手。

入席時,沈清蘭掃了眼菜餚,不禁驚訝,她本以為,老太太穿著和住宅都簡樸無華,在法泉寺也吃素糕,必定今天吃的也只是幾樣田園菜蔬家常菜,可眼前佳餚大大出乎她的意料,精緻的盤碟碗塊,整整齊齊擺滿一桌,每一樣菜餚點心都如同雕琢而成的藝術品,色香味俱佳,且諸多原料都是尋常百姓家罕見的,她實在沒想到會在乍一眼毫不出眾的楊宅中見到。

“我這宅子裡素來清淨,難得清蘭過來,一下子就熱鬧了,來,坐吧。”

老太太很高興,拉她坐在自己身邊。

楊宅裡只有老太太一個主子,不過任媽媽陪伴老太太幾十年,身份早已不同一般下人,也是坐下來陪著吃的。

偌大的桌子,滿桌的宴席,便只有三人。

大概是因為老太太年紀大了,習慣吃軟食,桌上的菜一半都是蒸、煮、燉、燜所成,同樣色澤鮮麗,香氣撲鼻。

但是,讓沈清蘭更詫異的是,她發現桌上好幾道菜都面熟,在哪吃過呢?再一回憶,驀地一愣,想起了分寧的陸府和菡萏園的姚太太。

她記得陸府那桌菜餚是衛夫人從京城帶來的廚子做的,姚太太更是主動說明吃的是“京城風味”,那麼,眼前的老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