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長鈞微微蹙著兩條長眉,顯然關注點不在這裡,“你說什麼?你是怎麼跟碧玉那丫頭稱呼我的?”

“衛三少爺啊。”薛揚撓頭,莫名其妙,“分寧這裡的人不都是這麼稱呼將軍的嘛?”

衛長鈞默然,心中隱隱覺得不妙,又沒有確切的把握,他從沒親口對沈清蘭說過自己的姓名,她便一直“子淵、子淵”的叫,自己並非有意隱瞞真實身份,而是愛極了她叫“子淵”的語氣,輕輕的、柔柔的,那聲音像是一線蠱,從耳而入,一直爬到了心尖上,又酥又癢,每次聽到這個聲音,他就忘了告知姓名的事,大約潛意識裡也是不想說的,不想她知道“衛長鈞”三個字後,就再不喚“子淵”了,而是和其他所有人一樣喊“衛三少爺”。

這是他私心裡悄藏著的溫柔和甜蜜,從沒想到有一天可能會因為這事產生誤會。

但願……不會誤會,衛長鈞安慰自己,她興許早已經從別人口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只是不在意,所以沒有當面問我。

大將軍頭一回對某件事沒有把握,心裡沒著沒落的。

薛揚尚不知自己無意中一個稱呼有可能用錯,對衛長鈞的沉默十分困惑,他還想念叨兩句,就被衛長鈞擺擺手,指使了出去。

很快,又折了回來。

“聽說沈大人又來了。”

衛長鈞捏了捏鼻樑,“薛揚,去做你的事。”自己出門去了。

沈清蘭心情有點沉重,總是出神,直到天色已暮,才算是長襖的花樣畫出來,因為林氏要親自出府去鋪子裡挑布料,至今未歸,她就閒了下來,讓翡翠把花樣送去林氏屋裡,自己喝了幾口茶,沒精打采的提起針線做手套。

“蘭姐兒?蘭姐兒?”外面忽地響起邱氏的聲音。

沈清蘭一怔,忙放下針線去迎接,心裡大為驚異,不是病情加重了嗎?怎麼過來了?

來者確實是邱氏,也確實正病著,一臉病容,由紅荷攙著進來。

“大伯母,您怎麼來了?”沈清蘭自是驚訝,卻也猜了幾分,不敢多想,只覺得發愁,“大伯母請坐,翡翠,沏茶。”

邱氏笑著落座,“來看看你,上午我讓趙媽媽給你送點小玩意,你怎麼還見外不肯收?這孩子,太客氣了,幾樣小玩意罷了,都是我當年像你這麼大的時候置辦的——我在你這麼大時,就已經和你大伯父訂了親——我當你是女兒一樣,你也不必與我生分,需要什麼,都可以想說就說。”

“……”邱氏一開口把急不可待的把話題引導到“訂親”上,讓沈清蘭無言以對,她尷尬的笑兩聲,生硬的轉移,“翡翠,你去看看,二太太怎麼還沒回來,別讓大太太久等了。”

翡翠脆生生應著就往外跑,被邱氏一把拽住,嗔道,“看什麼,我今天來,只和你說說話,並不找你母親。”

沈清蘭便知道,她這是有備而來,看準了林氏不在,要趁機先攻克自己這一關。

她忙道,“大伯母是長輩,要是有什麼話,讓紅荷來說一聲就是,何必親自跑一趟?大伯母又在病中,萬一在路上吹了風,豈不是我的過錯?”

“不礙事,我與你說說話,心裡舒暢了,也沒病了。”邱氏笑。

沈清蘭笑不出來,敢情這是話中有話,逼我依從你即將說出的話啊,我要是不答應,你心裡就不舒暢,病就好不了?

“要是陪著大伯母說說話,就能讓大伯母病癒康健,我自是欣然而為。”沈清蘭拿起方几上一本書,“這是從大姐姐那借來的,不如我給大伯母讀書?”

邱氏面僵,“這……就不用了,咱們聊天吧,蘭姐兒來分寧也有三月了,衣食住行可還適應?”

沈清蘭認真的點點頭,掰著手指數,“老安人、大伯父、大伯母、大姐姐……大家都對我很好。”

只說好,卻不說適應不適應,邱氏無奈,不好深究,繼續道,“蘭姐兒討人喜歡,在分寧頗有人緣,雖然只去了一次陸府做客,但也贏得了不少讚美,讓分寧的夫人、太太們讚不絕口,也結識了好些同齡蜜友。”

“大伯母過譽了。”

“確實如此呢,陸公……陸夫人都打發黃媽媽過來好幾趟了,可不就是喜歡你的意思?長一輩的就不必說了,單是蘭姐兒同齡的,顧家兩位小姐和少爺,還有衛三小姐和陸公子……無不喜愛。”

沈清蘭心裡不痛快了,心說邱氏這次來還真是準備充分,連說的話都逐詞逐字的琢磨好了,她這麼把幾個公子和小姐們混在一起提出來,也只形容一句“喜愛”,讓自己無法反駁,若是自己非得摳著字把其中幾個挑揀出來否認,反而顯得矯情了;可要是預設了……

“大伯母說笑了,我與衛三小姐交流甚少,還談不上多深的友誼,唯有對心蓮和心薏,倒真是彼此喜愛。”笑眯眯一句話,把除顧家姐妹外的所有人全都否認了,卻又隻字未提幾個男子。

邱氏被噎了一道,訕笑著把話題再次岔開。

沈清蘭更不著急,順勢拉著她東拉西扯,一會看看繡活,一會看看字帖,一會又講一段申州的樂子,慢慢的拖延時間,等待林氏回來。

邱氏也知道自己不能久呆,“嗯嗯哼哼”的應和幾句之後,再次把話題拉回來。

這一回,邱氏臉上的笑容收了七七八八,變成了一個為子女嘔心瀝血、煞費苦心的長輩,拉著沈清蘭的手,語重心長的說,“蘭姐兒,你雖然平時離得遠、見得少,但是這分寧……老安人也好,你大伯父和我也好,無不時刻惦記著你,誇讚你是個懂事識大體的好孩子,你也知道,你大伯父任分寧縣令已有多年,始終不能升遷,可年紀一年老過一年,你大姐姐她們也一天天長大,等著出閣,老安人的歲數也……唉,你大伯父心裡憂愁、焦急,連帶著老安人也跟著寢食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