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林氏疑心。實在是妯娌兩個的關係算不得好,而眼前的這個院落幾乎與沈老安人的院落差不多大了,這才起了疑惑。

沈清蘭不小心聽了去,笑道,“八成不是為了您,是為了我。要知道,祖母可是頂喜歡我的。”

這是真的。沈老安人對二孫子三孫子態度疏離,對這個孫女兒倒是喜歡得緊。

“你這孩子。”林氏輕點著女兒的額頭,“又偷聽我說話。應當就是這個原因了吧。”

雖然話是這麼說的,可她心裡還是存了猶疑。

若是婆母和妯娌與她關係好一些,夫君當初外派做官的時候,就不至於怕她和孩子受難為,所以非要帶著她們跟著上任去了。實在是關係不怎樣,所以做出這個決定。

這麼多年不見,說是關係突然就好起來了,她怎麼也無法相信。

林氏試著讓自己信服女兒的那個說辭。

正做了這樣的打算,她抬眼一看,就見沈清蘭正猶猶豫豫地看過來,似是有什麼話不好說出口。

“怎麼了?”林氏邊吩咐著丫鬟們把隨車帶過來的她和女兒的慣用物品放置好,邊隨口問了沈清蘭一句。

沈清蘭生怕惹了母親不快,有些心虛,聲音很輕地說,“娘,我想給祖母做點吃的送過去。”

“哦,那就去吧。”林氏不怎麼在意的說著,指了一個兩尺見方的黃花梨木的小箱子,和丫鬟急聲說,“輕點兒放,那裡頭是一整套的青花瓷茶具,可不能摔了。”

林氏是真的不在意。

且不說老安人一向很疼蘭姐兒,就單單說她老人家剛才處理那件事的做法,林氏也對老安人的印象好了不少。

也不知道是不是人年紀大了寬和許多,又或者以往的時候是被大嫂挑唆太多所以關係緊張。總而言之,林氏認為今時今日的老安人比多年前好相處多了。因此並沒有想著去攔阻女兒。

看著母親這般樣子,沈清蘭心下一鬆,曉得母親這是真的不在意她去和老安人親近,笑著與林氏道,“我去廚房看看,娘你先忙。”說完就出了屋子。

林氏還在緊盯著丫鬟,擺擺手示意知道了,也沒多管。

沈清蘭去了廚房,廚娘們紛紛給她請安。她道了聲不必多禮,細細問過最近沈老安人用膳的情形。比如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

其中一個廚娘的一句話引起了她的注意。

“老安人最近沒胃口,”廚娘道,“許是因為這兩三個月斷斷續續的喝了不少藥汁的關係。”

這就是不思飲食了。

沈清蘭檢視了下廚房裡現有的食材,發現有山藥和薏米,就思量著給老安人煮些薏米山藥粥,調理調理脾胃。

就在二房母女倆都忙活開的時候,大房那邊也沒有閒著。

邱氏一回到房間裡就開始發脾氣。一會兒說茶水太燙,罰沏茶的小丫鬟半個月的月例銀子。一會兒又覺得屋裡空氣太悶,直接對著在屋裡伺候的大丫鬟訓了一炷香的時間。

不過一頓折騰後,她的怒氣好歹是消散了點,沒有之前那麼濃郁了。

當丫鬟們說,三小姐來了的時候,邱氏甚至能夠揚起笑臉,不去和親生女兒計較剛才被‘捅了一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