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哥,我們追平了《大時代》!”

張恃㪚直接從沙發上跳起,神情無比的激動。

周浩笑道:“早就跟你說了彆著急,《潛伏》的成績不會差。”

張恃㪚好奇問道:“浩哥,你為什麼之前那麼篤定?”

周浩翻了個白眼,“篤定?哪有什麼篤定可言。我這是經驗!”

張恃㪚急忙追問道:“什麼經驗?浩哥,你教教我唄?”

周浩輕笑道:“教不了,這玩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一年以前,周浩剛剛接手《我不是忠良》的時候,純粹是為了賺錢。

並沒有什麼“我要成功”,“我會成為大導演”的想法在腦子裡亂轉。

樸實無華、追求速度和劇本完整。

全劇拍完,如預料中一樣,《我不是忠良》的撲街不可避免。

本以為接下來自己會進入很長時間的沉澱期,沒想到一段時間後,《我不是忠良》口碑回暖。

一部用來糊弄人的影視劇,硬生生被人推崇為難得一見的精品。

究其原因,只能說這些年國產劇市場太不景氣,大眾心中的期待值不斷下調有關。

成功的很偶然,而且不可複製。

《我不是忠良》上線時,正好碰上了《澳侖律師》的最新一季在熱播。

再加上男主角霍玉龍,刻意模仿了《澳侖律師》前幾季的演繹方式,讓觀眾不由得產生了鏡頭熟悉感。

只要仔細觀察,肯定會看到霍玉龍某些“不經意”間的小動作。

網友們的腦洞有多大?

以杜毅龍為首的一干影片解說從業者,很快將兩部劇聯絡到了一起,把《我不是忠良》內涵成了一部和《澳侖律師》同型別的反諷劇。

對於《我不是忠良》暗藏支線的設定,也有證可依。

《我不是忠良》的劇本,改編自《我是忠良》原劇本。

劇本中的場景、臺詞、角色人設,全部都與《我是忠良》相反。

所謂的“暗線”,實際上就是翻轉過來之後,《我是忠良》劇本的原劇情而已。

能讓星恆投資六千萬的大型古裝歷史權謀劇,劇本能差嗎?

故而,暗線被人挖掘出來後,《我不是忠良》被很多人稱讚是神作,一部披著爽劇外衣的內涵神作。

在之後拍《金錢遊戲》的時候,周浩下意識借鑑了《我不是忠良》的成功方式!

什麼是《我不是忠良》的成功方式?

噱頭!足夠博取大眾眼球的噱頭!

就像杜毅龍為《我不是忠良》,釋出的那一篇【全程高能,國劇之光!】的解說影片一樣!

首先在B站引起了足夠多的話題性,然後緊跟著圍脖很多人開始討論關注《我不是忠良》。

周浩給《金錢遊戲》製造的話題,言簡意賅,直奔主題!

一千億美金!!!

刺激嗎?

如今市場上,哪部劇裡出現過一千億美金這個數字?

正常生活中,聽到這個數字,我們只會以為是某個國家的GDP而已。

突然被拿到一部影視劇中,誰能忍住好奇心呢?

要知道某些國家的一年GDP,都沒有達到一千億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