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雨水,他真的是你哥啊?”

於海棠有些好奇地問道。

“對啊!怎麼?有什麼問題嗎?”

何雨水點了點頭,笑著問道。

“沒有,就是你長得挺好看的,怎麼你哥會長得那麼普通?”

於海棠訕笑一聲,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也許是我長得像我媽,而我哥長得像我爸吧!”

何雨水抿了抿嘴,神情有些低落地說道。

於海棠見狀急忙轉話題,聊起了學校裡的事情。

作為何雨水的同學,她也是知道何雨水從小就沒了媽媽,而爸爸也跟寡婦跑了的。

此時,林鐵牛和閻埠貴也來到了城外釣魚的地方,一條已經結了冰的小河。

據閻埠貴介紹,這裡是屬於北運河水系,而北運河在古代稱作白河、沾水、潞河,曾用於漕運。

林鐵牛站在小河邊,放眼望去,只見河面上蹲著一個個趕早過來釣魚的人。

在這年代,雖然釣魚更多的是為了改善一下伙食,但是也不排除有些人純粹就是喜歡釣魚。

所以,這些釣魚的人,有些穿著非常樸素的粗布衣服,有些卻穿著比較名貴的皮襖。

閻埠貴熟門熟路地帶著林鐵牛走到河面三分之一的地方,這個地方的冰不會太厚,也不會太薄,是比較適合進行釣魚的。

選好地方之後,他就開始示範怎麼開鑿冰洞。

這活可不比在地上挖洞來得輕鬆,要是不知道竅門,只會白白浪費力氣,最終還沒開始釣魚,就已經先累得夠嗆。

閻埠貴從自己帶來的工具中掏出一根冰鑹,用力插在選定的位置上,然後握著把手開始一下一下往下鑿。

冰鑹,又名冰穿或冰鑽,是冰釣不可缺少的用具,其不僅有著粗細、長短之分,還有著單節、多節的區別。

就鑿冰而言,在冰層較薄時,可以使用單節小冰鑹,在冰層較厚時,就要使用大冰鑹或者多節、長而重的冰鑹,才能比較快速省力。

冰鑹一般都用鋼鐵製成,尖端銳利成四角型,跟三菱軍刺有些像。

一般,冰鑹的長度為80厘米左右,在頂端會裝一個不易打滑的把手,還要打一個孔眼,並在孔眼裡穿一根繩子。

這樣在鑿冰時,就可以將繩子套在手腕上,以防冰被鑿穿時,會不慎讓冰鑹掉進水裡。

在閻埠貴一陣賣力的鑿動中,冰屑紛飛,很快就鑿出來一個小冰洞,然後,他又沿著小冰洞開始擴大,直到擴成一個十公分大的圓形冰洞,才氣喘吁吁的停了下來。

為了在林鐵牛面前顯擺一下,他這次可是拿出了吃奶的勁了。

“三大爺,您這挖洞的手藝不錯啊!平時應該沒少練吧!”

林鐵牛豎起大拇指,笑著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