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尋是知道的!”嬴政緩緩的開口,看著眼前的灞橋亭嘆道。

正因為如此,贏氏和大秦才欠了樗裡太多。

“當年,黑龍飛昇,千尋暗中回到了咸陽,在灞橋前,朕與他夜話,給了他一封空白的傳位詔書。”嬴政看著灞橋邊上的泛起的浪花,陷入了沉思。

那時他們聊了很多,說了很多,但是最終一份傳位詔書贈予對方,怎麼用,也交給了對方。

嬴政在賭,也是在為大秦未來留下一個因果,他也不知道這份傳位詔書對大秦來說是盛世的開端,還是亂世的遺患。

“傳位詔書!”李斯驚歎,顏色大變,這可不是一般的東西。

這東西一般都會留給輔政大臣,但是絕不會留給宗室子弟啊。

假若公子千尋有意王位,那這份詔書就能讓對方名正言順的成為大秦的繼承人。

“然而,朕得到密報,這份傳位詔書,在龍城被千尋丟入了火中,化為了灰燼!”嬴政再次開口說道。

整個傷兵營的老兵親眼所見,因此,嬴政不可能不知道。

“公子……識大體,高義啊!”李斯思索了許久,才想出了該如何去評價的詞。

換做任何人,任何一位公子,手持空白的傳位詔書,恐怕都無法拒絕這唾手可得的王位吧。

而且與其他公子不一樣的是,公子千尋身後還有這一干的擁躉,完全有能力鎮壓下不服者。

“斯子可曾想過以後?”嬴政看著李斯問道。

他知道,李斯這一次前來覲見,不會是簡單的跟自己敘舊,也大概猜到了李斯的想法。

“臣願與大王一同前去!”李斯沉默著開口,彷彿是回到了當年入秦時的意氣風發。

嬴政笑了笑,笑罵道“斯之是想讓朕成為穆公啊!”

“通古不敢!”李斯急忙回到。

穆公雖然開創了大秦的霸主,可是也大秦由盛轉衰的導火線,穆公死後,所有輔政能臣也都被拉著一同陪葬,導致了大秦連年亂戰,更導致了山東士子拒不入秦。

“斯子可曾想過一字千金?”嬴政看著李斯慢慢的說著。

李斯一怔,明白了嬴政的意思。

一字千金,說的是呂不韋著《呂氏春秋》。

嬴政問他這話的意思也變得明顯了,就是希望他歸隱,著書立說。

“通古何嘗不想呢?”李斯嘆了口氣,但凡名臣,功成名就之後,誰不想望峰息心,泛舟西子呢?

可是,有些時候,有些人,不是想退就能退的。

他若是真的退了,那不出經年,就會傳出他身死的訃告。

嬴政也知道了李斯的意思,李斯這些年為大秦得罪了太多太多貴族和百家,想退也做不到了。

“朕離開以後,斯子去金陵吧,有千尋在,必能保證斯子安度晚年!”嬴政思索片刻之後說道。

李斯看著嬴政,終於明白為什麼無論是扶蘇還是樗裡尋都沒有人跟他接觸了。

不是他們不想,而是陛下不讓,因此沒人敢這麼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