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主人想請大人去一個地方。”

“什麼地方?”

“大人去了就知道了!”

“閣下請回!”

“大人就不想知道我家主人想請大人做什麼?”

“見不得光的人,見不得光的事。”

“大人確定不去?”

“回去告訴淳于越,公子千尋比他想象的更恐怖,恕本相不參與了!”

咸陽陰暗下的對話無人知曉,似乎是未曾發生,卻又已經發生。

“他拒絕了?”淳于越府中,淳于越聽著下屬的回報, 他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想要在樗裡衛守護下刺殺公子尋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需要他人相助,給他創造出這個機會,最關鍵的是能知道公子尋的行蹤。

然而,樗裡尋的出行安排是由樗裡衛安排的, 整個樗裡衛都是樗裡尋的親信, 根本安插不進外人, 因此,他們也無法獲得有效的樗裡衛的防守情況。

可是,他們弄不到樗裡衛的防守,但是卻可以透過一些人,一些事,提前去規劃,讓樗裡尋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出現。

一旦能限制住時間和地點,他們也就能創造出沒有樗裡衛防守的環境。

整個帝國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很多,但是也很少,除了陛下、太子扶蘇剩下的就是丞相府和國尉府。

樗裡尋奉命賜姓和巡狩天下,使得他的一切行程都是要在國尉府和丞相府報備的。

什麼時候去到什麼地方,走哪條路線,身邊有什麼人陪同, 這些都是有著詳細規劃的。

而負責這一切的就是宗正和太廟,作為更上一層的丞相府也是有這個資格知曉的。

淳于越想的就是拉李斯入夥, 因為李斯也是儒家出來的,雖然如今是法家,可是授業之恩,李斯如何能拒絕?

只是,淳于越沒想到李斯拒絕了,還猜到背後的人是自己,更知道自己是想刺殺公子尋。

“一群腐儒!”丞相府中,李斯看著政務文書,冰冷一笑。

李斯師從荀子,韓非也師從荀子,韓非的五蠹未嘗不是受到荀子的影響而成就的。

韓非認為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這未必只是韓非的思想,同時也可能是荀子一脈的思想。

因此,李斯也是受到了同樣的影響。

在成為秦國丞相之後,李斯為帝國的集權,設計了巨大的藍圖,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收天下之書, 聚之咸陽, 滅六國曆史和文字,天下行篆文。

這麼做何嘗不是在防著儒家,因為天下之言,眾生之口,皆出於儒,儒家掌握著天下最浩瀚的經文。

董狐筆,讓自己成了忠臣,有了流傳青史的名聲,但是事實上,董狐對穩定晉國,半點用處沒有,而穩定了晉國的丞相趙盾卻因為董狐,被天下視為亂臣賊子。

所以,作為大秦一統後的丞相,李斯更清楚自己的名聲只能自己來掌控,而不是讓儒家亂寫。

關鍵是他還有著還是師兄韓非的黑料,以儒家和史家的性格,完全可能將他打入大秦鷹犬的行列,進行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