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遭背刺的蒙恬【求訂閱*求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這是華夏最初有姓者,哪怕是黃帝的後人,身份尊貴無雙,可是能夠得到賜姓的也不過十四人,足可見每一個姓氏背後的來之不易。
軍功換姓的訊息一傳出,北域五十萬大軍底層士卒的積極性遠遠超出了蒙恬和樗裡尋的預計。
也遠遠超出了嬴政和秦國九卿,以及咸陽方面的預測。
在他們看來,只不過是一個姓的賜予,對於本就是貴族有姓的中高層將領來說,更吸引他們的應當是授藝。
可是,一切都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賜姓的門檻是達到卿,而能達到卿一級是需要大功的,因此,能夠達到卿的,在北域大戰前,最低也要是五大夫一級。
而北域大戰前,能達到五大夫一級的,最低都是一營主將,哪怕是戰功最少的輜重營的主將,要求也是五大夫級別。
因此,樗裡尋和蒙恬的預計也是隻有少部分出身微末的營將捨得拿出軍功去換取賜姓。
然而,蒙恬和樗裡尋都忘了,經歷了生死大戰,這些營將與士卒們休慼與共,成為一族人早已奠定了基礎。
所以,哪怕這些營將本身就是出身氏族,有名有姓,也都會被下層士卒裹挾著以軍功換賜姓。
而且,除了本身出身軍方世家子弟,被家族放到軍伍中的也都是家族中的次子,在嫡長子繼承製的宗法下,他們是沒有資格繼承家族的。
最終,這些人不論願意不願意,他們的家族也都會讓他們換取賜姓,另開一脈,保證家族傳承的長盛久昌。
這樣一來還能避免家族內耗,畢竟憑藉北域大戰的軍功,這些將領們也都有了競爭家主的資格。
等到班師回朝之後,家族內耗也是迫在眉睫。
現在,樗裡尋和蒙恬的奏疏幫助他們避免了這種家族內耗,是所有貴族們都希望看到的,尤其是還能從大秦藏書閣和武庫帶走一份新的傳承。
“其實,本公子最想知道的是,有沒有人真的達到封侯,換取陛下賜姓!”樗裡尋笑著看向蒙恬。
整個北域大軍,軍功達到封侯,換取始皇帝賜姓的其實也只有那麼幾個人,而這幾人無一不是關中老牌士族出身。
蒙恬看著樗裡尋,無語的搖頭,你想屁呢,封侯換賜姓,誰傻了才那麼做!
“請陛下賜姓!”然而,蒙恬卻接到了蒙氏傳來的家書,作為蒙家家主,蒙恬怎麼也沒想到,被背刺的居然是他自己。
蒙氏那些族老們召開了家族會議,決定將家族蔭庇的資格給到了蒙毅,一致同意讓蒙恬以封侯軍功換取始皇帝賜姓,同時拿到武安君白起的軍陣傳承。
樗裡尋也偷偷摸摸的看到了蒙氏家書,說是徵詢蒙恬的意見,實際上全族透過,就是在通知蒙恬一聲而已。
蒙家作為大秦軍方最頂級的家族之一,他們的傳承相比於馮氏、司馬氏和子車氏、白氏、王氏還是有些差距的。
換個說法就是,這些軍方家族,其實都擔任過秦軍的最高統帥和主將,因此傳承也是更加完整的。
反而是蒙氏比較尷尬,祖父蒙驁是白起副將、父親蒙武是王翦副將,知道蒙恬之時,才有機會觸碰到統帥門檻,成為長城兵團的主將。
可是,蒙氏自己也不相信蒙恬能比的上這些戰功赫赫的兵家大佬們,能為蒙氏留下一份足以達到巔峰的軍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