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這麼少?”李牧皺眉。

他沒記錯的話,趙武靈王之後舍雲中郡,遷十五萬趙人入雲中,休養生息這麼多年,人口也有接近二十萬,現在怎麼只有不到六萬了。

“斷了補給之後,大部分百姓撤回了關內,留下的只有軍戶,這些年我們一直與胡人,匈奴大戰,人數也在不斷銳減。”公羊昉悲哀的說道。

樗裡尋、李牧以及李達、第一營將等人都沉默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李牧的驚歎也只是一時間難以接受罷了。

“雲中太守還是公羊子平?”李牧繼續問道。

公羊昉搖了搖頭道:“子平族老在多年前就已經去世了,繼任的是叔父公羊南忘,而後族叔也逝去,由郡尉鹿邑接任。”

“不是公羊氏主政雲中了?”李牧和樗裡尋都是皺了皺眉。

如果是公羊氏主政雲中還好說一些,畢竟都是熟人或者有儒家一派的關係在也好說話。

換成了鹿邑,誰也不知道這個鹿邑是什麼人,性格如何,還有執政如何都是個未知數。

“這個鹿邑如何?”李牧率先開口問道。

“鹿太守,怎麼說呢?”公羊昉沉思了一陣,然後再次開口道:“燕之義士!”

“他是燕人?”李牧皺眉問道。

“是的,鹿太守是從燕國來的,被族叔委以重任,成為雲中郡尉,族叔死後也認命他為繼任者!”公羊昉點頭答道。

“君侯,我們在雁門關外時曾遇到過百家高人,他們說是來觀戰的,但是卻沒有在主戰場周遭出現過。”李達想到了什麼,開口提醒說道。

“劍聖蓋聶,道家赤松子,還有百家高手,來雁門關不可能是觀戰,若是為了觀戰,完全可以以百家士子身份進入軍營,秦軍也會以禮相待。”李牧直接說道。

先秦士子游學四方,到哪都會有禮遇,尤其是秦國一直設有士子招賢館,表示秦國對士人的重視。

若是赤松子、蓋聶這些人想要看熱鬧,直接到雁門關,長公子扶蘇和蒙恬都會親自出迎,也能更好的觀察戰場局勢。

這些人卻並沒有出現在秦軍大營,那麼他們要去的地方,現在就明瞭了——雲中郡!

因為雲中郡已經十一年沒了補給,而鹿邑又是雲中太守,燕國義士,所以認識蓋聶也是可以說得過去,請蓋聶等人前去相助也是正常。

“此行想要勸服雲中歸順,恐怕重點就在這個鹿邑身上了!”李牧看向樗裡尋認真的說道。

如果是公羊子平為太守,以樗裡尋的身份,再有李牧從旁說和,很容易就能讓雲中歸順。

但是現在確實燕人執掌雲中,燕國多義士,誰也不知道這些義士的腦子會不會很軸,一心的報君恩拉上整個雲中郡來陪葬。

最怕的不是對手太聰明,就怕對手犯軸,軸起來就沒玩沒了,還說不通。

更關鍵的是,他們理解不了這些義士腦子裡想的是什麼。

比如蘇秦,齊湣王對他還不好嗎?都給他佩六國相印了,結果為了報答燕昭王的知遇之恩,直接把齊國給賣了,差點導致齊國滅亡。

所以這些義士不是一幫人能理解他們在想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