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渝州之戰(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聞渝州城未下,豆盧武集便主動請纓,前往渝州城下,勸降權文誕。
豆盧武集和權文誕同是關隴出身,權如久又是當地關隴人士的領袖,因此雙方多有來往,關係極為親密。
聽到豆盧武集拍著胸脯要去勸降權氏,焦方傑並未同意。
蓋因以權氏的情況,無論如何也不會投降。
權氏和黃家的一些舊事,只有少部的上層人物知曉,而且也不是很明朗,像豆盧武集這個身份,根本不知道。權家也不會四處宣揚。
張長遜、焦方傑也是這兩日才從黃維揚給他們的信件中瞭解到一些舊事。對於年輕氣盛的黃維揚來說,他是不準備留下權氏的。
聽聞此事,豆盧武集也沉默不語了。若是如此,他跟權氏的關係再好,也不可能讓權氏打消疑心的。
這時張長遜建議,勸降不行,但是可以讓豆盧武集詐為援軍,支援渝州。
合州本就是渝州的屏障,更兼豆盧武集和權氏關係親密,率軍支援,也是應有之理。
豆盧武集略一沉默,便同意了此事。
雖說這麼做有些對朋友不厚道,但是死道友不死貧道,誰讓權家的先人,不修德行,得罪了黃明遠。
總不能讓他們豆盧家跟著他權家一起覆滅吧。
當日,張長遜便率領三萬多人向東而去,只留下兩軍圍城。如此一來,便大大方便了豆盧武集入城。
豆盧武集返回合州之後,帶著合州守軍,一部分青壯,還有一部分明軍假扮的唐軍,共計兩千餘人,趕往渝州。
豆盧武集從北面渡嘉陵江過河,趕到了渝州城下。
眼看有援兵來到,權文誕大喜。他雖然給豆盧武集求援,但並沒有指望對方來援。
豆盧武集便告訴權文誕,秦國公李世民在巴西擊敗了明軍北路軍主力,又遣大將張士貴、權弘壽向東進軍南浦州,他遂聯絡渠州刺史趙孝倫前來支援渝州。
權文誕一聽便明白,豆盧武集這是眼看唐軍大勝,合州也安全了,所以選擇救援渝州來賣自己一份好,同時他更明白明軍的水師為什麼往東回返,看來是後方生變。
不過權文誕也沒有拆穿豆盧武集的心思,畢竟無論如何豆盧武集是來救援的,也算解了渝州城兵力不足的危難。論跡不論心,他得知這份情。
於是權文誕讓人開啟城門,迎豆盧武集入城。
······
十二月四日,渝州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