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宋文帝劉義隆因太子行巫蠱之事欲廢太子,久決不下,機密洩露。太子劉劭以討伐反賊為由,率領數萬東宮軍隊殺進皇宮。劉劭遣心腹張超之親自上前砍殺宋文帝,宋文帝手舉坐凳自衛,被砍掉五指,然後被刀捅死。楊堅可不想步宋文帝的後塵。

想想元旻統領禁衛,楊堅都不寒而慄。

“為何這些朕從來都不知道。”

張新嚇得趕緊跪在地上,說道:“奴婢有罪,奴婢有罪!此事奴婢幾次找元大將軍,都被其以內侍不得干預政事而推諉。奴婢也勸過太子,卻被太子以捕風捉影之事而斥退······”

“起來吧!朕知道你的忠心,你不是不敢說,你是怕朕怪罪太子。”

楊素也嘆了一口氣,說道:“倜儻有大節,外敦厚而內懷詭詐,人莫之知。”

楊堅的眼神都變了,看似敦厚而內心狡詐,這說的就是元旻啊。

楊堅現在連廢太子的事情都來不及做了,一心就想知道自己的宿衛成什麼樣子了。

他先拘捕了元旻,然後召右衛大將軍元胄等人入值,又將左衛調出仁壽宮,這才心內一安。經此一事,楊堅心想,是自己之前給了他們奢望,才讓他們對朕起了異心的。

元旻的事情好像完了,但並沒有這麼簡單。

到了傍晚,此時已經過了換崗的時間。楊堅看到元胄仍然率人守在他的門口,便問道:“公離(元胄字,史書不詳,杜撰。源自《易·說卦》離為甲冑。)怎麼沒有下直啊。”

元胄說道:“臣不下直者,為防元旻耳。元旻掌宮禁多年,心腹黨羽無數,若心有異心,如何能制。”

楊堅一愣,卻是怒火更起。朕厚待元旻,元旻把手伸到朕的身邊,卻是為太子辦事,這是要幹什麼。

當夜,楊堅在仁壽宮下旨,賜死元旻。

時民部尚書斛律孝卿苦勸,終是無果。

楊堅則說道:“元旻聽信妖言,恃弓長之邪讖,義兒斯畜,惡跡遂彰,雖反狀未形,而詭詐之性,於斯驗矣。”

於是在內室裡活活絞死了元旻。

眾人看了盡皆膽寒。太子失了最重要的臂助,失去了最後一搏的能力。柳述也是無奈,眼睜睜地看著楊堅處置元旻而不敢反對。但他知道,若是聖人不出了這口惡氣,一定不會放過太子的。現在需要用元旻的案子來轉移太子在楊堅病重期間宴樂的事情。否則,此事一旦傳出,那彈劾太子的奏章恐怕像雪花一樣飛來。

柳述滿心無奈,這怪得了誰,怨就怨太子實在是太荒唐了。

元旻的死,總算讓楊勇稍微輕鬆了一些。雖然楊堅再也不願搭理楊勇,對於這個兒子,楊堅再也沒有報什麼希望,就等著楊廣回來吧。但只要沒有被廢黜,就還有希望。

次日,楊堅頒下詔書,命令晉王楊廣為西路軍行軍元帥,總攬河西、隴右、朔方諸路兵馬,左僕射楊素為副帥,率兵出靈武道;漢王楊諒為東路軍行軍元帥,總攬河東、河北諸路兵馬,上柱國史萬歲為副帥,率兵出馬邑道,阻擊突厥軍隊的入侵。

此番晉王楊廣與太子楊勇的鬥爭,以楊廣大獲全勝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