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晉王眾人的大喜,太子的眾多黨羽卻是惶惶不可終日。只是楊勇也不願再主動到楊堅面前找罵,一個人在東宮內,樂得逍遙自在,整日裡燈紅酒綠,鶯歌燕舞,喝得酩酊大醉,排遣憂愁。而這些,後來廢太子時也成了楊勇心懷怨懟的證據。

隔了一日,朝堂便對高熲一案下了安排,楊堅令晉王楊廣領頭,牛弘、趙綽、元旻等人一同審理高熲通敵叛國、擁兵自重一案。楊廣眾人,是快刀斬亂麻,不過才數日,就已經釐定出結果。眾人上書,議定高熲擁兵自重,見死不救;結交內侍,查探宮闈;結黨營私,任用私人;妖言惑眾,誹謗朝政;挾功自立,要挾君主······整整議定了高熲十二條大罪。

楊廣揣摩到楊堅不想殺高熲,於是以皇恩浩蕩,聖人體恤舊情為由,沒有上書殺了高熲,只是判處高熲免官黜爵的處置。

中華殿(唐兩儀殿)內,一片燭光掠影。

楊堅看著楊廣對高熲的處置奏章,用硃筆將黜爵二字劃去,便明詔天下。

躺在病榻上的高熲爬起來跪謝聖恩,當聽到宣旨的內侍說自己結交內侍、妖言惑眾、要挾君主等罪名,高熲止不住的笑了,笑的是那麼的悲涼,又是那麼的開心。所有人都知道,雖然聖人沒有免去高熲的爵位,但屬於高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高熲的轟然倒臺,是一個時代的落幕。

很多人也認為這也是代表著太子楊勇時代的落幕,太子楊勇馬上就會被楊堅廢除。但很快,楊堅下的一系列的旨意就讓眾人驚掉了下巴。

先是上柱國宋國公賀若弼以君前失儀之罪,被革除宋國公的爵位,貶為鄧州刺史。

刑部尚書薛胄以黨附高熲之罪,革除職位,戴枷囚禁。

至於其他所有為高熲辯白的人,都交給有司處理。牽連之廣,問罪、貶官、罷黜之人不計其數。高熲的下臺不只是高熲一人的罷黜,隨之而來的是朝堂上各個部門高熲黨羽的大清洗。整個朝堂上上下下,因為高熲案的一番折騰,眾人盡是疲憊不堪。

這些若還能讓眾人看明白的話,那接下來的幾道旨意就真是讓眾人懵了。

內史舍人虞世基以彈劾高熲有大功,官升三級,卻是被升為正五品下廣州司馬。由中央核心秘書調任萬里之外、生死難料的廣州三把手,其境遇之悲慘,令人唏噓。

接著壽州刺史總管宇文述被調任信州(後更名為夔州)總管,內史侍郎裴矩調任靈州總管府長史。

緊接著,晉王楊廣被以失儀之罪,削食邑五百戶,禁足府中。

黃門侍郎柳述兼任兵部尚書,參掌朝廷機密。

沒幾日,楊堅的賞賜便跟流水一樣送到東宮,楊勇也是異常吃驚,近十年來父親對其多是斥責,已經多年沒有這樣賞賜他了。楊勇哭著叩謝君恩。

數日後,楊堅夫婦幸仁壽宮,命太子楊勇堅國。

························································································································短短數日之間,形勢急轉直下,楊廣從幾乎問鼎皇位變成了樹倒猢猻散。往日在他身邊阿諛黨附的眾人,再也不見,府門前是門可羅雀,再無往日的人流攢動。

禁足府內的楊廣是心急如焚,根本不知道父親這番旨意的原因,幾次派人進宮向母親打聽訊息,均是未果。眼見太子又重新顯赫起來,楊廣幾乎認為父親要放棄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