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新的時代(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莊宗武皇帝的追諡,蕭後很滿意,雖然不是她更希望的太宗武皇帝。但以楊廣身死國喪的事蹟,真上了“太宗”的廟號,反倒是成了笑話了。
於是蕭後投桃報李,便主動說道:“這天下交給明遠,是先帝的遺願, 我和先帝都放心。先帝去世大半年,天不可一日無日,國不可一日無君,明遠作為儲君,亦當早日登基,以安萬民之心。”
說著, 蕭後又看向眾人, 責備道:“爾等都是國之重臣, 如何不知為國事計,竟將明遠登基之事拖那麼久。”
眾人聽罷,紛紛請罪。
黃明遠並沒有太過高興,而是跟蕭後說道:“母親勿憂,這萬事自有定數,也不急在這一刻。再說誰當皇帝,兒子真沒想好,這件事且放一放,等兒子安下心來,再從長計議。”
蕭後有些愣,她第一反應就是黃明遠在欲擒故縱。
可是蕭後不明白黃明遠到底為什麼這麼做,皇位就在眼前,天下人也大多數都支援他,他為什麼就放著那個位置不去做?
蕭後甚至一瞬間覺得,黃明遠是真的是想扶自己幾個孫子登基。
可蕭後這種想法一閃而過,便消失不見。若是長子還在,此事還有可能, 但那幾個孫子, 就算黃明遠願意,他底下人願意嗎?
於是蕭後又言道:“明遠這是什麼話,國不可一日無君。五帝精生,河雒著名;七宿精見,五緯合同。明受天任而令為之,其不得已耳,非天下所任,不可妄庶幾也。天下重擔寄於你一人之身,你若退縮,天下怎麼辦,蒼生萬民怎麼辦?”
眾人紛紛點頭,大家都希望黃明遠能夠接受蕭後的勸說。
說實話,大家也不明白,黃明遠怎麼這麼執拗。之前還可以說名不正則言不順,但現在有蕭後背書,再加上平河南,誅宇文化及,天下八分已在黃明遠之手,這時候再推脫,根本沒道理。
黃明遠當然有自己的想法, 他要的是天命, 是自己得到的,不是哪一個人授權封的。
現在登基,是承繼的隋朝,也無法擺脫隋朝的窠臼,這不是黃明遠願意看到的。黃明遠希望逐漸澹化隋朝的痕跡,自然而然地登基。
這些,需要時間。
黃明遠的想法沒法明說,所以只得說道:“母親,萬事且都交給我,必不讓母親擔心。”
黃明遠將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蕭後也不能再說什麼。
看著黃明遠,蕭後是無比的陌生,這讓她無法心安,心中要嫁給女兒給他的心思越來越強烈。
雖然楊氏有義成公主,但義成公主跟楊廣血脈很遠,不可靠啊。
稍後,黃明遠便拜辭了蕭後,帶著眾人離開。
出了大門,陳遠領頭上前,想說什麼。
黃明遠盯著幾人,目光灼灼,也沒人敢說話。
最後還是黃明遠說了句“散了吧”,眾人才各自離去,只剩下李子孝一人。
“玄貞怎麼還不走,也是想勸進?”
李子孝行了一禮,這才說道:“登基之事,既然主公主意已定,子孝不敢置喙。只是有一點,今天下八分盡入我手,地廣萬里,民愈千萬,再使行臺代行朝廷之權,已經有些不妥,行臺因為內部制度不全、編制缺失而捉襟見肘,主公即使不願登基,但建立一個權責分明的責任體系,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黃明遠聽了,也是皺起了眉頭。
行臺不過是一個簡易版的尚書省,臨時差遣,名不正言不順。現在管這麼多還沒有崩潰,已經是李子孝能力出眾了。
“是該建官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