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川北陷落(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劉世讓萬萬想不到,二人在這個緊要關頭,竟然勾連到一起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
劉德裕和慕容孝幹二人雖然關係不睦,但歸根到底是為了爭奪利益。可現在明軍大舉壓境,二人為了共同的利益,自然也能走到一塊。
當然二人聯合也不是為了禦敵,而是投降。
劉德裕是梁默舊部,算是梁默的心腹。當初梁默戰死,唐軍南北包圍河池郡,駐守順政郡的劉德裕眼看進退無路,不得不投降,但本質上跟明軍並沒有矛盾。
所以梁周撤退到漢川郡之後,不斷地寫信給劉德裕,企圖勸降對方。
剛開始劉德裕並不在意這些勸降信,雖然投降了,可他在李唐內部過得也不差。但之後李唐一再兵敗,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李唐時日無多時,劉德裕也按耐不住了。
直到李淵身死的訊息傳來,劉德裕完全是坐不住了,立刻去信梁周,請求投降。
梁周乃讓他趁機控制散關,作為投名狀。
劉德裕只是個副將,又是降將,在軍中的權力並不大。他本想勸降劉世讓,可幾次試探後發現,劉世讓是個頑固之人,寧死不降,劉德裕只得將目光轉向旁人。
經過觀察,他發現自己的政敵慕容孝幹,倒是有鬆動之意,於是又派人多方試探,最終發現對方有心投降,卻沒有門路。
劉德裕遂找上門去,商議此事。
慕容孝幹正愁不知道怎麼跟明軍搭上線呢,因此和劉德裕是一拍即合,遂達成同盟,商定一起奪取散關,投降大明。
明軍北伐一開始,二人眼看劉世讓積極備戰,竟然聯合起來,發動兵變,誅殺了劉世讓,開啟城門,嚮明軍投降。
至此,散關這道天險之地,明軍兵不血刃,並順利拿下。
張文遠之前一直不動手,就等著劉德裕、慕容孝幹二人的獻城。
明軍既取散關,便以劉德裕、慕容孝幹二人為先鋒,攻打黃花城。駐守黃花城的乃是元弘善,當初害死梁默的右御衛叛將。
劉德裕本就深恨對方的背叛,害死了梁默,才導致他降了李唐,於是裝作敗兵,逃到黃花城下,詐開城門,順利取城。
而元弘善也被劉德裕斬首示眾,以告慰梁默的在天之靈。
散關和黃花城兩道防線既破,鳳州再無險可守,明軍一路進抵鳳州城下。
面對圍城的明軍,任瑰瞬間蒼老了許多。他一生為之奮鬥的事業,若非萬不得已,又如何願意捨棄呢。
不過任瑰這個人,私心比較重,選補官吏,頗私親故,或依倚其勢,多所求納,瑰知而不禁,也是出了名的。
這樣私心極重的人,又如何願意死節呢?
最終任瑰開啟了城門,嚮明軍投降。
川北重鎮鳳州,自此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