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成都之變(六)(第2/2頁)
章節報錯
“魏公,何必如此?我跟著你這麼多年,盡心竭力,你就這麼防著我?”
眼看李密依然戒備滿滿,常何接著說道:“魏公問我是誰的人,本以為魏公是個聰明人,可是也有魯鈍的時候,天下大勢,這麼明顯,我不是李家人,魏公也不把我當自己人,那魏公覺得我是誰的人?”
李密看著常何,突然吃驚地說道:“你是黃明遠的人?”
常何忽然臉色一變,帶著厲色說道:“魏公最好對我大明天子客氣點,否則,別怪我不客氣!”
李密有些想笑,可這事一點也不好笑。他有些無法接受,他一直視作心腹的常何,為什麼會是黃明遠的人。
李密儘量讓自己平靜下來,問道:“你什麼時候投奔的他?”
常何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我給魏公講個故事吧。”
李密看著常何,不知道對方又想幹什麼。
常何說道:“所有人都以為我是里巷庶民,其實我以前的家世也不錯。我大父是北齊的殿中司馬督(九品小官),我父親是滎陽郡書左。雖然比不上魏公你世代冠纓,但比很多人都好了。
大業三年,那一年我二十歲,離家投軍。郡中新來了一個太守。這太守為人親和,待民也很好,我父親很尊敬他。此人也很看重我的父親,於是提拔我的父親為民曹行參軍,掌管府庫。
我父親也是個知恩的人,對新太守感激涕零。
這一年的冬天,我父親在一次查賬中發現少了五十萬錢,後來發現是太守的侄子貪汙了。 我父親因為敬重太守,便沒有聲張,而是秘密告訴了太守。
可太守要維護他侄子的名聲,於是好言瞞騙過我的父親,但私底下,卻要用我的父親來給他的侄子抵罪。
我的父親在對太守的一片赤忱中被抓,三日後死於牢中,最後被戴上一頂監守自盜的帽子。而太守和他的侄兒,卻沒有任何事情。”
李密聽了常何的事也是很唏噓,卻是亦不解。
“你的故事,跟今天這件事有什麼關係?”
常何看著李密說道:“若是魏公有印象,應該記得,大業三年在滎陽郡做太守的,就是今天的唐王李淵,而他的侄子,便是早死在河東的李奉慈。”
李密聽了,這才大悟。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常何今日趁機弄死李淵,也是應該的。
“可這跟明皇有什麼關係?”
制大 制梟。常何繼續說道:“我仇恨李淵,便想著找李淵報仇,可惜我沒本事,我是個小兵,他是個國公,地位差距極大,我連李淵的面都見不到。後來我所在的部隊奉命征討高句麗,遭遇兵敗,我也成了高句麗人的俘虜。直到天子征討高句麗,才為天子所救,成了天子的人,直到大業十一年,魏公立蒲山公營,我便奉天子之命,投到魏公麾下。”
聽到這,李密真的驚住了,甚至比之前常何的殺父之仇還吃驚。
搞了半天,常何從一開始就是黃明遠的人。
這時常何看著李密,一字一句地說道:“如魏公所想,我從未背叛過自己的主人。”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天下安康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