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密的話,李元吉雖然覺得有道理,但還是有疑問。

“李世民是我父之子,在我李家,他能做親王,可投降了黃明,黃明遠能給他一個親王做嗎?”

李密笑道:“那齊公覺得,若是明軍進入巴蜀,是親王的身份能保命,還是投降黃明能保命?”

說到這,李密自顧自地說道:“秦國公已經在為兵敗之後做準備了,我想他接下來必然會牢牢控制住兵權,一待明軍入蜀,便會用手中的兵權為籌碼,嚮明軍投降,以換取榮華富貴。

黃明遠未必接受唐王、齊公的投降,但一定接受秦國公的投降。”

李元吉聽了,惡狠狠地說道:“李世民這個無父無君的狗賊,他這是想用李家來為他的將來鋪路。”

李密點點頭,一副深以為然地樣子。

“除了齊公說得,我想不出來其他的原因。”

李元吉一拍桌子,憤怒地說道:“李世民這個惡狼,藏得真深,我要去見父親,去告發李世民。”

李密急忙攔住道:“齊公不必去了,這種事我和齊公都能想到的,齊公以為以唐王之慧,能想不到。”

李元吉一聽,便不解道:“那既然父親也能想到,為什麼不抓了李世民,奪了他的兵權。”

“因為唐王不僅是唐王,還是秦國公的父親!”

李密抓住李元吉的胳膊說道:“秦國公有反心,卻無反跡,再說他又手握重兵,在軍中影響力極大。這種情況下,唐王作為秦國公的父親,如何能下手對付秦國公。”

李元吉高聲喊道:“可難道我們要看著李世民此賊就這麼壞我李家之江山?”

李密微笑道:“其實也沒有那麼難,唐王之所以不對秦國公下手,主要還是一個父親,希望秦國公幡然醒悟。可秦國公侍黃明遠極孝,怕是早就認賊作父了。唐王下不定決心,可齊公卻是可以幫著唐王下決心。

只要唐王一封詔書,將秦國公招入宮中,到時候怎麼處置秦國公,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法主所言極是!”

不過李元吉立刻便又疑慮起來,言道:“照你說的,父親定是不願意的,他現在被李世民迷了眼,都快要言聽計從了,連登基立國這種大事,李世民反對,都可以不去做,怎麼會同意處置李世民?”

李密沉默了半晌,這才言道:“既然如此,那齊公何不先下手為強?”

“什麼先下手為強?”

“清君側!”

清君側者,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奸臣。這三個字出自《公羊春秋傳》,火自西漢的七國之亂。當然後世最有名的,還是靖難之役。

“什麼清君側?”

李元吉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氣得李密都想罵醒這隻蠢豬。

李密忽然有些狠厲地說道:“既然唐王下不定決心,那齊公,就幫著唐王下這個決心。”

李元吉聽了,忽然滿臉大驚,看著李密,一副不敢置信的樣子。

此時李元吉終於反應過來“清君側”的含義,嘴巴微張,一時竟說不出話來。“這······這怎麼可以!”

“怎麼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