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勸進風波(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松州一戰,打得乾淨利索,讓風評極差的李元吉徹底翻身。這一次,連李淵都對自己這個不成器的兒子有所改觀,直接封李元吉為納言、左武侯大將軍,領綿州總管。
雖同樣是總管,但綿州為成都北面屏障,屯兵眾多,可不是松州這個兵不滿三千、將不過三員的邊陲之地可比的。
而重掌大權的李元吉也再次顯達起來。
不過李元吉沒高興兩日,便傳來李世民攻克渝州,平定張大智叛亂的訊息,被李淵封為司徒、左衛大將軍,巴東道行臺尚書令,總攬黔、巴諸州,防禦荊襄明軍。
李神符打不贏的仗,李世民幫他打了。
李元吉聽到這個訊息,勃然大怒,當即就掀了桌子。
一直以來,李元吉就把李世民當作趕超物件,本以為這一次被封了納言,能夠壓李世民一頭,沒想到李世民立刻就被封為司徒,還擔任尚書令,又穩穩地居於李元吉之上,這讓素來桀驁的李元吉如何能忍。
李元吉一旦發怒,便總是歇斯底里,喊打喊殺,人不能制。
身邊眾人都不敢靠近,倒是李密這個新進之人,聽說李元吉發怒之後,竟然直接來見李元吉。
李元吉砸了一會,心中的氣紓解了不少,聽聞李密求見,便讓對方進來了。因為李密的計策他才得以迅速平定松州,雙方正在蜜月期,因此李元吉也不好給對方臉色。
此時李密進來,不待對方說話,李元吉便言道:“李密,李世民這廝不知道怎麼又愚弄了父親,竟然被封為司徒,還總攬東面的軍事,這次又讓他起來了,往後我還不讓他壓得死死的,你說咱們有什麼辦法,可以壓住這廝的風頭。”
李密聽了,心中一陣暗笑。
你李元吉救援了一個松州就能被封納言,李世民平了眉州獠亂和渝州之亂,被封為司徒,有何不可。
李密又有些嘲笑李淵,對待兒子,真是不吝嗇,小功大賞,令人恥笑啊。
不過這對於李密來說,是個機會。
於是李密想了想便言道:“秦國公畢竟久經戰事,齊公雖在松州立得大功,但時日尚短,在天子那裡,怕是還稍遜秦國公一籌。”
李元吉聽了,不高興地說道:“李密,說這些幹什麼,我問的是怎麼壓過李世民這廝?”
李密對於李元吉的態度也不生氣,他沉浮宦海多年,所經歷過的難堪場面遠超今日,李元吉的態度對他來說根本不值一提。
李密很平靜地說道:“齊公應該知道,今年三月,黃明遠在信都稱帝,建國號大明之事?”
李元吉不知道李密怎麼突然提出此事來。
“那齊公知道,普天之下,最大的功勞是什麼?”
李元吉被李密給弄湖塗了,他最不喜歡別人跟他兜圈子,於是說道:“李密,你到底什麼意思?”
“國公,普天之下,最大的功勞,莫過於擁立之功!今黃明遠稱帝,北隋已不復存在。既然如此,再打著大隋的名號,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唐王,該稱帝了!”
這話讓李元吉心中一震,來回激盪,久久說不出話來。
李淵作為唐王,雖未篡位,但在李唐小朝廷內,權利比義寧天子楊行基大的多,不是天子,勝似天子。
可再是如此,李淵畢竟沒走出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