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國(十三)抉擇(第2/2頁)
章節報錯
馮盎不說話,心中卻默默盤算著。
對於黃明遠的人品,他還算信任。而且魏徵將他逼到牆角,要麼為隋軍做事,要麼被隋軍消滅,他實在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過了好一會,馮盎站起來躬身言道:“為國效命,盎必捨生忘死矣。”
魏徵知道,馮盎這是同意了。只是大家都是體面人,說話做事不能那麼露骨。
魏徵沒有離開,而是繼續呆在了馮盎的府上,是人質,也是監視。
馮盎送走魏徵,一個人默默地尋思,這時馮盎的庶長子馮智戴前來拜見。
馮盎有三十個兒子,嫡長子馮智戣早死,因此最為馮盎看重的是庶長子馮智戴和嫡子馮智或。尤其是馮智戴,勇而有謀,在江都之變後,到處都是反賊,各處關隘都被佔領的情況下,且戰且進,成功帶著部屬返回高涼郡,頗令人稱奇。而且馮智戴能撫循部眾,得士死力,酋帥皆樂於服從。雖是庶子,但眾人皆把他當作馮盎的繼承人。
馮盎知道這個兒子有本事,因此便將魏徵今日來意告訴了馮智戴。
馮智戴剛聽到這些訊息也是大為吃驚,不過他不愧是不比父親差的人,很快便穩定了心神。
“老大,你覺得為父該怎麼辦?”
馮智戴答道:“馮氏當依勝者。”
馮盎聽了,有些自言自語道:“可誰能勝呢?”
“我且為父親卜上一卦。”
馮智戴不僅善用兵,還善於占卜。平常有事時,馮盎也總會讓兒子替他卜卦。
馮智戴拿出隨身攜帶的卜卦用具,很快便占卜道:“嶺南之勢若雲, 雲狀如樹,隋軍南來,方辰在火,火利木柔,隋軍當勝也。”
馮盎聽了,沒有說話。
其實馮盎也傾向於隋軍會贏。誠然俚僚各垌居於山中,利用地形、氣候,能跟隋軍周旋。可人能走,城卻走不了。
馮家若是一心對抗朝廷,未必會覆滅,但高涼各城卻一定守不住。沒了城池、沒了土地,難道馮家要去山裡做野人嗎?
馮盎小時候父親就教導過他,為什麼馮氏、寧氏、陳氏這些漢人大族可以在嶺南之處遍地俚僚的地方崛起?不是因為他們馮氏、寧氏、陳氏比別人多強。而是朝廷需要地方上的大族來替他們統治俚人僚人,俚人僚人亦需要透過地方上的漢家豪族和朝廷對話,所以馮氏、寧氏、陳氏才應運而生。
馮氏要想永存,既不能背離俚人僚人,更不能得罪朝廷。
馮盎牢記父親的話,這些年也始終牢記父親的教誨,緊跟著大隋的腳步,在不得罪俚僚各家的情況下盡力斡旋雙方的矛盾。所以在嶺南各家之中,陳氏會造反,寧氏會陽奉陰違,唯有馮氏,卻是所有人眼中的忠臣。
可父親從沒有教給他,現在只能選一邊站隊該怎麼辦。
眼看父親面帶愁容,這時馮智戴便說道:“我馮氏不按大隋的意思去做,覆亡就在眼前,所以馮氏只得按照隋軍的意圖,糾合各部,攻打南海。但誰又能保證,隋軍一定能勝,若是這一仗大隋敗了,嶺南局勢糜爛,大隋所能指望的,仍是隻有咱們馮氏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