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鄧暠肆虐聯軍大營的時候,陳稜也緊隨其後,帶著主力趕到了鄧文進營中。鄧暠部的主要作用是破陣,具體收割戰果還需要陳稜所部主力。

陳稜也沒有想到鄧暠進展這麼順利,八百騎兵,橫掃了整個叛軍大營。

陳稜一面指揮六十九軍從正面殺入,一面指揮七十軍沿著側面包抄,既然戰事如此順利,更不可放過這十萬嶺南軍隊。

此時南面的馮盎也已經開始出兵。

對於馮盎來說,之前萬般算計隨著隋軍改變戰術,已經全盤落了空。此時此刻,聯軍落敗已成必然之勢,馮家要想戰後不被清算,也就只能將功贖罪了。

就在這時,一直靜悄悄地南岸終於有了動靜,大批軍隊乘船在南面登陸,直奔馮盎營中而來。

馮盎也是精明,立刻反應過來。

這些軍隊是給自己準備的,若是自己堅持和冼寶徹站到一塊,抵抗隋軍,這些隋軍就會突然從南面殺出,襲擊自己的身後。

馮盎此時後背都溼透了,心中不住地後怕,今日他竟然在懸崖邊上走了個來回,若是真的選擇錯了,怕是整個馮家要完了。

這時魏徵來到馮盎身邊,笑著說道:“馮大將軍,我軍援軍雖然誤了時間,但幸好已經已到,你下令出擊吧,我軍大營到中軍,還隔著高法澄、陳龍樹部,都需要大將軍率軍平定。”

“好!好!”

馮盎根本顧不得留力,命長子馮智戴和侄子馮士翽二人各領軍隊,直往北而去。

此時統帥南路軍隊的周紹範只命令七十二軍登陸作戰,而水師部隊在七十二軍登陸之後,便直往鬱水上游而去。

馮盎有些不解,隋軍難道還有其他安排。

“魏長史,水師怎麼走了?”

魏徵笑道:“周總管這是去隔絕鬱水了,以防叛軍,泅渡過河。”

馮盎心一涼,隋軍連泅渡逃走計程車兵都不放過,這真是要斬盡殺絕啊。

陳稜這麼安排還真不是針對小兵的,而是怕走了聯軍的重要人物,畢竟嶺南多水,會鳧水的不知道有多少。真走了幾個大人物,嶺南之事,怕是又有節外生枝了。

馮盎實在不知道大隋安排了多少後手,其中又有多少是針對自己的,因此馮盎根本不敢再有旁的想法。

馮家軍齊出,往北殺去。馮盎親自帶隊,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這場戰鬥,其結局一開始便註定了。

鄧暠率部一路前途,連破數營,直殺到高法澄營中,和馮盎匯合。

對於馮盎,鄧暠是識得的,當年南陳時期,他也在嶺南做官,跟馮盎甚至是寧長真、李光度等人都打過交道。

不過鄧暠不是很喜歡馮盎,因為他總覺得對方太過於精明和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