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聰卻是毫不在意,言五日之內,必然破敵。

駐守桂平的李光度的侄子李元粹,李光仕之子。

嶺南的勢力以家族為單位,家族之中,族長或許實力很大,卻不是皇帝,除了個別人物,大多數人根本無法做到大權集於一身。各家之內,各領地盤,擁有自治權,與宗族的關係有些像西歐的封建藩主一般。

整個李家勢力,雖然是李光度為領袖,但其兩個兄長這兩支勢力也很大。尤其是李光略一支,佔據了老巢藤縣和永平郡北部,其勢力不比李光度差。

此時李元粹經營重鎮桂平,雖然隋軍過桂平而不入,但他自不能看著隋軍就這麼沿江而下。

桂平城有兵三千多人,已經是整個鬱林郡、永平兩郡擁兵最多的城池。李元度出擊始安,從族中和附屬的俚僚部落中徵調了整整一萬五千人。李元粹跟李光度關係不好,雙方因為爭奪阿林縣(今廣西桂平縣東南油麻鎮)起了齷齪,因此李元粹便將李光度的徵調命令當作空氣,就是不出兵,所以桂平才會留有這麼多守軍。

此時桂平東北面的武林縣(今廣西平南縣東南武林鎮)是李元粹的弟弟李元百的地盤。其父李光仕身為之前的李氏族長,只留下李元粹兄弟二人。

李元百帶了一千多人跟著李光度一起攻打始安城,此時整個武林城只有不到數百人,守禦空虛。

作為親兄長,李元度自不能眼看著隋軍擊破武林城,滅了弟弟一家。

因此李元粹一邊派人往永平送信,一面點起城中精銳三千,追著隋軍的屁股而去。

李元粹對手上兵馬的戰鬥力很信任,要不然也不敢跟自己的親叔父李光度鬧僵,更是冒宗族大不韙,拒絕徵召。

隋軍走的很快,李元粹部跟的也不慢,很快便追到了石古嶺。

石古嶺南面是河,北面是山,中間有一條通道。

李元粹也是在李家內部驕縱慣了,自負的很。追了這麼久,卻始終沒有隋軍的蹤跡,李元粹也放鬆了警惕。

在李元粹看來,隋軍連桂平都不顧,只管行軍,看來目標是永平。他倒是隱隱有些期望,期望李光度在這群隋軍手中吃點虧。

眼看天快要黑了,李元粹便下令全軍加快速度,過了石古嶺,便在簸箕田休息一夜,再行趕路。

眾人急著休息,一窩蜂地進了嶺中,毫無防備。

此時石鼓嶺兩側的山中突然號角聲起,接著便是大隊計程車兵望嶺下衝來。

李元粹部被衝得大亂。

雙方激戰了半夜,到了天明,李元粹部全軍覆沒,李元粹本人也陣亡於亂軍之中。

黃明聰早打聽了李元粹的性格以及他與李元百的訊息,這才敢孤軍深入,然後反身設伏。

既破李元粹主力,黃明聰分遣張鎮州和嚴願分兵去取桂平、武林二地,而黃明聰則迅速向北,趁著李氏不備,渡過了潯江,攻打北面的大賓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