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順德下令禁止追擊,這時長孫順德的副將侯君集便趕來言道:“薛國公,北隋軍撤了,我軍怎麼不追?”

侯君集這話,說得有些不客氣了。

侯君集作為李世民的心腹近臣,雖然職位不高,但權利極大,以至於養成了驕縱的性子,平日裡盡是一副除了秦國公李世民誰都看不上的架勢。

李世民將其留在軍中,也是為了監察長孫順德,長孫順德本人也明白,因此雖然剛才侯君集的話有些無禮,可長孫順德還是耐著性子說道:“北隋軍雖退,可是卻撤退地井然有序,毫不混亂,我軍堅守大營,尚未必能敵隋軍。若是追上去野戰,必然敗也。”

侯君集卻不以為然道:“薛國公之言,雖有道理,可元帥未至,若是就這麼讓北隋軍撤了,再尋一破敵良機,怕是就難了。”

長孫順德有些無語,怎麼就“破敵良機”了。

因此長孫順德耐著性子說道:“北隋軍與我交戰不過一個時辰便退,又撤的如此有序,唯恐有詐。”

侯君集有些不悅了,立刻說道:“不過是北隋軍眼看佔不得便宜,這才撤退,哪裡會有什麼埋伏。薛國公若是不敢與北隋軍戰,那末將便自己去迎敵。”

“侯君集,你莫要太過分了!”

長孫順德作為一個老紈絝,性格也不好,對侯君集客氣,不過是為了侯君集身後的李世民,卻不會容許侯君集踩臉。

侯君集也知道自己這話過了,不過他桀驁不馴,根本不願道歉,只得別過頭去不言。

眼看二人生了矛盾,這時李世民的謀士薛收說道:“二位將軍莫急,何必為此事爭吵。在我看來,雖然我軍戰力不如隋軍,但卻奮勇爭先,士氣高昂,與其交戰,就是呈頹勢亦不懼,只要秦公能及時返回,大局便能定。”

眼看長孫順德再想說什麼,薛收又說道:“這一仗,畢竟是秦公安排好的,我軍若是不顧秦公的安排,就這麼算了,也不好與秦公交代。”

長孫順德,頓時啞然。

別看長孫順德資格老,可自從長孫氏和李幼良在長安一起造反之後,長孫順德這個李唐元老便身份尷尬起來。雖然李淵明面上還是對其親和有加,但私底下,也是頗有防範,唯恐長孫順德背唐投隋。

若非李世民力諫長孫順德可用,而李唐內部又將星凋零,長孫順德怕是真沒再領兵的資格。

長孫順德也清楚這一點,所以平日裡在李唐內部,頗為低調。

今日侯君集開口,他還能拒絕,可薛收也開口,他就沒法拒絕了。

長孫順德很清楚,這一次長孫順德雖然名義上代行元帥大權,但權利其實盡在侯君集和薛收二人手中,二人若意見一致,長孫順德也拗不過。

人家跟自己商量,就是不想自己難堪,否則真鬧起來,看看底下諸將聽誰的。

長孫順德看著薛收,又看著躍躍欲試的侯君集等人,最終同意出擊。

長孫順德以侯君集部為前鋒,秦武通和李大恩部為左右策應,三軍呈“品”字型向前追去。

這一次長孫順德沒想求大求全,將隋軍全留下,他的目標是隋軍右翼的黃明信部。

大隊的唐軍呼嘯而出,對撤退的隋軍發起攻擊。雙方一前一後,正好跟之前的形勢完全變了一個樣。

黃維烈雖然猜到唐軍要出擊,但眼看唐軍真如鄭言慶手中玩偶一般,還是心中大驚。

“叔父如何有把握唐軍會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