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亮率部到了沔陽城下,只見城頭不見人影,城門處冷冷清清,也沒有什麼人。

這場景正如李大亮的心境一般,涼如清水,難以安寧。仗一場一場敗,地一城一城失。先棄漢陽,再棄沔陽,來日怕就是江陵、夷陵了。

這大唐還有未來嗎?

李大亮隨口問道:“今日是幾日了?”

這時一個屬下答道:“總管,已經二月二十五了!”

李大亮聽道,不覺嘆息道:“都二月二十五了,年年歲歲,歲歲年年,這日子怎麼過得這麼快啊?要是在長安,這時候我該和同族兄弟,鮮衣怒馬,通宵歡飲,如何能像現在這般,惶惶不可終日啊。”

李大亮嘆了一口氣,讓眾人入城。

這時那個屬下便應和道:“二十五了,二十五,趕大集,我記得我們那裡到了二十五還有大集呢,小時候最喜歡這天跟著父母去集市了。

李大亮點點頭,心中卻似乎覺得有些不對。

於是李大亮便又問道:“你剛才說今日是處幾?”

“二月二十五!”

李大亮勐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惱悔地說道:“我怎麼把今日給忘了!”說著,李大亮立刻高喊道:“快快下令,立刻停止前進,後隊變前隊,撤離沔陽。”

諸將聞得大驚。

有部下高聲問道:“總管,我軍兼程五日,身疲肚飢,此時到了沔陽,正好飽餐一頓,修整一番,如何過城而不入,底下的兄弟們可是都撐不住了。”

李大亮凜著臉說道:“你們忘了今日是何時了?”

“二月二十五?這又如何。”

眾將皆是被李大亮弄得一頭霧水。

李大亮乃說道:“你們剛才還說,二十五,趕大集,沒發現現在缺了什麼嗎?

沔陽是沔州治所,城外有草市。民間每月逢五日、十日,都有周邊百姓都會自發的前來沔陽城外的草市,進行交易。今日正逢二十五,本應該是交易的日子,可諸位可看到城外有百姓出現。

這說明有人驅散了百姓。

沔州官員自不會這麼做,會這麼做的,只能是佔領了沔陽,等到我軍送上門去的隋軍。”

這個年代,在交通發達之地,草市已經很普遍了。尤其是一些城池,雖然城中有市場,但老百姓入城是要交錢的,因此很多地方都在城門外兩側形成小型市場,進行交易。當然這種交易不可能每天都進行,所以大家一般相互約定一個時間,多以逢五日、十日為主,於是逢五日、十日多被稱為趕集日,南方也叫“趕場”。

眾人聽得,恍然大悟。

但還是有人不信,隋軍怎麼會這麼快,還趕到他們前面。

眾人正慌慌張張地掉頭,此時忽然聽到城頭鼓聲響,接著在城池的數個方向便傳來了號角之聲。

李大亮心中大驚,號角多為胡人所用,大隋內部常用號角的,也就只有衛公一家。

這時四面八方都是軍隊,如潮水一般向唐軍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