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為李世民的設想所吸引,這時李神通等人紛紛出言支援,只有李建成微皺著眉頭,也不說話。

不知道他是擔心出兵能否成功,亦或者其他。

這時李淵看到大兒子的樣子,便出言道:“毗沙門,你覺得二郎之言如何?”

李淵擔心大兒子因為二兒子否了他的建議而不開心,因此故意給他個發言的機會。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分別說點客氣話,然後李淵再做個和事老,便將此事給揭過。

李建成眼看父親點了自己的名字,不得不開口了。

不過李建成並沒有如李淵希望的那樣,你好我好大家好。

李建成很清楚,雖然他從長安被放回後,身份沒有絲毫變化,還是作為世子得到父親的重用,可是在很多人眼中,自己一個被俘虜放回之人,已經沒資格做世子。而且自己的親信損失殆盡,話語權大大降低,甚至已經不如屢戰屢勝的弟弟李世民了。

李建成為了自己的威信,輕易不開口,可若是開口,便不能被反駁住。尤其是不能被二弟李世民反駁。

於是李建成便言道:“二郎之言,我亦覺得有道理,只是我有一問,二郎覺得我軍該出兵多少,才能奪取荊襄。”

出兵佔領荊襄和出兵支援荊襄完全是兩回事。

後者只要出兵就好,後勤什麼的完全不需要考慮,完全交給蕭梁,還能趁機訛蕭銑一大筆。可若是佔領荊襄,那將是一個全面的戰役,所需要的軍需物資,怕是要海了去了。

李世民言道:“二十萬。”

眾人聽了,皆倒吸一口涼氣。李世民之前說巴蜀可出兵三十萬,那只是理論上,是要到極限狀態。此時李淵手中的兵力不到十萬,其餘世家大族亦控制著十多萬,但總體不會超過二十五萬。這次出兵二十萬,幾乎是李唐內部八成的軍隊,單是一個成都小朝廷根本拿不出這麼多兵。就是李淵能同意出兵二十萬,可他該怎麼說動世家大族跟著一同出兵。

而且二十萬軍隊西出,不僅僅是這二十萬人馬,需要的民夫、壯丁更多,光是糧食和花費,就能將剛剛安定下來的成都小朝廷給掏空了。

李建成言道:“以大隋現在的情況,根本拿不出二十萬人來!再說漢中的北隋軍虎視眈眈,我軍主力若盡西出荊襄,必然會造成北方空虛,一旦為北隋所趁,後果實難料。”

李世民聽了,卻是不以為然。

“整個巴蜀有六十萬戶,能至少出兵四十萬,我軍以半數出荊襄,半數守衛關中,完全可以行得通。”

李建成聽了,忍不住想笑,他覺得李世民這完全是想當然了,於是反駁道:“二郎要清楚,巴蜀雖然人多,但兵不只為我所有。巴蜀之中,兵丁半數幾為地方私有,哪裡出得了這麼多兵。”

“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各家不願出兵,皆是覺得將無所獲,空費力氣。我軍可以將此戰所獲之土地、財富,三分之一交給出兵的地方各家。荊襄肥沃,土地充沛,各家必為所動。”

李建成聽了,瞪大了眼睛看著李世民,覺得對方是瘋了。

戰爭之所獲,一般是對半分,一半是將士的,一半是國家的,有的時候將士的還會更多,畢竟從古到今,私藏這種事從來也沒法禁止。拿出三分之一給世家大族,國家丟擲開支,幾乎剩不下什麼東西了,甚至還要虧損。

“收穫盡分,那國家得什麼?”

李世民並不看李世民滿臉質疑的表情,而是毅然地看向在場的所有人。

“國家得了荊襄之土,已經是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