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討平叛匪(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南面諸叛軍很順利的被官軍殲滅,而北面的平叛亦很順利。
楊屯的子午關軍加上張優的太白軍有四千餘人,而西面的丙粲部亦有兩千人馬。兩軍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新平的竇軌。
而此時的竇軌,正讓治下的百姓逼得焦頭爛額。
自當初秦、唐大戰,新平便是主戰場。等到後來隋軍入關中,更是在此和西秦激戰。新平本就是偏僻之地,經濟窮困,人口稀少,更兼多時戰亂,老百姓死傷慘重,整個新平地區,更加荒涼。
隋軍佔領此地後,雖然主持恢復生產,但畢竟時日較短,所以新平地區到現在亦沒有緩過來。
本來天下太平,雖然生活苦一點,但總能過得去。
而竇軌這一亂,使得剛享受一點安定的新平百姓,立刻又被拖入到戰火之中。
而且竇軌為了抵抗隋軍,命人在縣域內徵召軍隊,蒐集糧食。凡市井男丁者,盡被編入軍中;凡民間糧秣者,盡被劫掠一空。
對於老百姓來說,唐公來了好不好不知道,現在他們就要被竇軌逼得活不下了。
而且竇軌嚴苛到暴虐,治下軍民,多有被其虐殺的。
民間竟然有“寧逢惡鬼,不逢竇軌;惡鬼難纏,竇軌難全。”的諺語,把竇軌比喻的比惡鬼還要可怕,可見其民憤。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當地百姓紛紛發起動亂,老百姓更是喊出了“誅竇軌,享太平”的口號。而之後還有一些官兵也加入其中。
竇軌治軍嚴酷,其部下將士中,如有臨陣退縮者,則立即處死;將士觸犯小過錯,亦要遭受鞭打,甚至打到流血滿地,見此情景的人無不側足發抖。
所以被壓迫的太久的官兵,眼看百姓皆起,立刻就跟著一起亂起來。
竇軌見狀,立刻調兵鎮壓。
百姓有敢作亂者,俱被竇軌誅殺。竇軌率軍,索城三日,殺作亂的百姓和官軍三千多人。
整個新平縣內,有百姓四千多戶,差不多一萬六七千人,竇軌這一次,直接誅殺了五分之一的百姓,整個新平城都要空了。
竇軌平亂,最後竟然衍變成了屠城。
原本對竇軌起兵充滿期待的北地各家族,此時都完全驚呆了,再也沒有人敢言響應竇軌,都怕把這個殺神迎到自己地上。
於是原本群起響應的造反之勢,生生被竇軌自己打破。
周邊各城閉門自守,更有人直接誅殺了竇軌的使者,與其決裂。
等到楊屯、丙粲兩部逼近新平,竇軌竟然除了他攻下的三水縣(治今陝西省旬邑東北),再無一處友軍。
於是隋軍從容圍城。
竇軌有心死扛,但麾下將領早就已經離心。
也是竇軌為人太暴虐,惹了重怒。他的長史趙弘安是當時名士,可竇軌動不動就對他進行鞭打,一年下來,共鞭打數百下;部將且洛生原是渭州司馬,跟著竇軌降隋,且洛生的弟弟是竇軌的親隨,有一次竇軌準備外出,召喚且洛生的弟弟跟隨,但且洛生的弟弟未按時前來,竇軌一怒之下,便將他斬首示眾。
至於如此之事,不勝列舉。
可以說竇軌麾下諸軍將,沒有幾個沒和竇軌有仇的。往日李唐之時,竇軌仗著自己的宗戚身份,對這些人隨意的屠戮、凌虐,眾人是敢怒不敢言,現在終於有機會了。
且洛生、趙弘安等人,趁著竇軌不備,在城中發動兵變。
滿城將士響應,殺奔竇軌府上。
竇軌被三軍將士生俘,還當初咆孝,斥責眾人。
且洛生一怒之下,便讓人將其臠割。
至此,一代酷吏竇軌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