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天成攜林士弘的腦袋投降,至此整個林楚徹底覆滅。

而此時位於萬家嶺的黃維揚並不回豫章,而是北上到達湓城,和陳克敵會師,做出了一副向西攻打蕭梁的架勢。

此時的蕭梁喪師十多萬,主力軍隊幾乎盡沒,黃維揚當然不會給蕭銑喘息之機。

這一次反擊,黃維揚也準備來一個兩路攻梁,北路走長江擊江陵,南路走宜春擊長沙,正好跟蕭梁支援林楚的路線一個樣。

黃維揚到達湓城,正準備向西出擊,這時控制著原永安、蘄春、沔陽、江夏四郡的蕭梁黃州總管周法明便遣使向黃維揚投降。

周法明跟老黃家的淵源不淺,他的兄長便是黃明遠的愛將水軍大將周法尚。周法尚之子周紹範還娶了黃明遠的六妹,兩家是姻親。

周法明原為真定令,後來趁著天下大亂,逃回老家,佔據永安郡。周家出身汝南周氏,百年望族,祖先可追朔到西漢西漢汝墳侯周仁。

所以周法明佔據永安郡之後,依靠家族實力和威望,派遣兒子周紹德、周孝節、周紹則三人分別襲取了蘄春、沔陽、江夏三郡,割據一方。他先附李密,後來又投降了蕭銑,但是隻是名義上投降,四郡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實力強勁。

永安四郡十八縣,隋大業年間接近十二萬戶,比整個江西七郡多出四分之一的人口。若是周法明想稱王稱霸,怕是比林士弘實力更強。

不過周法明這個人城府極深,又善於隱忍,敢於決斷。他知曉自己的實力遠達不到建邦立國的地步,與其稱王稱霸,妄自尊大,成了出頭的椽子,倒不如不斷經營地盤,一心積聚實力。

於是周法明絕不出頭,誰強大就依附誰,所以現在在永安四郡擁兵五萬,割據一方,過得比誰都滋潤。

蕭銑幾次想吞併周法明,可鑑於周法明實力極強,始終不敢動手。

周法明一直在永安郡猥瑣發育,他不是沒想過投降北面的大隋,只是想把自己賣一個好價錢,至少用蕭銑的血換自己一個前途,於是一直等待時機。

可好時機不到,黃維揚先到了。

黃維揚擊敗了張繡的訊息傳來,周法明便知道不好。

永安四郡緊鄰著九江和廬江二郡,黃維揚若是繼續向西攻打江陵,第一個目標便是永安四郡。

這可不符合周法明的預期。

面對這般形式,周法明就有心向黃維揚投降。不過他勢力不小,擁兵數萬,就這麼降了,終究有些不舒服。

其實當初從李密那轉投蕭銑的時候,不少人就勸周法明投降黃明遠,不管怎麼看,黃明遼都比蕭銑靠譜的多,可最終周法明卻沒有聽。

蓋因除了黃明遠遠,蕭銑近以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周法明跟黃明遠的關係很不好。

周家跟黃明遠關係極深,但只侷限於周法尚這一支。黃明遠覺得周法明這個人為人口蜜腹劍,兩面三刀,沒有一丁點的忠義之心,一旦重用,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背叛,所以在周法尚死活,周法明尋求從真定令轉任一郡太守或郡丞,黃明遠並沒有給予其幫助。

這可惹惱了周法明,看看段文振的弟弟段文操,在黃明遠庇佑下步步高昇,兩家同是姻親,差距咋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