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老鄉身份(第2/2頁)
章節報錯
隋軍悍勇,二人作為偏師,本就是打配合的。張繡不到,蘇胡兒可不想獨自去迎接隋軍的兵鋒。
而建城縣離著豫章約百里,不遠不近,正適合二人觀望。
二人不動,也不見豫章城失陷的訊息,就這麼過了一個多月,蘇胡兒眼看張繡久不至,國內催促進兵的信件卻越來越多,心中有些焦急了。
張善安倒是沒什麼心裡壓力,有吃有喝,相當於出遊嘛。
張善安一直過著這麼愜意的生活,忽然有一天從豫章方向來了一人見張善安。
此人是大隋統帥歐彥的使者,自稱跟張善安是老鄉,是來勸降張善安的。
蘇胡兒和張善安的進兵瞞不過歐彥,隋軍正圍困著豫章,梁軍兩萬多人就來到豫章東南,相當於一把刀頂在隋軍後腰上,歐彥能不緊張。
尤其是這二人停住不動,更讓人難以捉摸。
歐彥可著實擔心這群人和林士弘趁隋軍不備來一個內外夾擊,那玩笑就大了。
歐彥暫時無力管這支梁軍,便讓人死死地盯住對方的動靜,可出乎歐彥的意料,這群梁軍跟腳下釘了釘子一般,不進、不退,不和、不戰,著實讓人奇怪。
猶豫再三,歐彥還是決定將這支部隊趕出去,畢竟臥榻之上,豈容他人鼾睡。
這時主簿張永言告訴歐彥,自己識得張善安。
張永是方與人,也是豐州軍的老人,跟著歐彥從豐州到了江南。當年鄭言慶為方與縣開國子, 從方與縣招了不少人入軍中,張永便是其一。
張永便言自己跟張善安是老鄉,這張善安是當地的一個無賴,有些拳腳功夫,手底下有一群浪蕩子,四處惹禍,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竟然成了一個反賊頭子。
歐彥來了興趣,卻是覺得可以利用這個身份來招降張善安。
歐彥在江南待了十多年,可是太清楚南、北矛盾了,他可不相信張善安在江州能待痛快了。
於是歐彥便遣張永前往張善安的營中。
張善安是方與人,離著鄒山不過百餘里,跟黃明遠的食邑任城更進,大家話音相同,風俗相近,嚴格意義上來說他跟黃明遠、歐彥都是老鄉。
張永來到之後,也不拐彎抹角,而是直言張善安作為北人,待在蕭梁之中,必不受重用,甚至還會受到排擠和敵對。不若投降大隋,大隋封其為廬陵都督兼廬陵郡太守,領廬陵、宜春、南康三郡。
張善安聽了有些心動。
張永說的都是實情,當初林士弘為什麼不信任他,不就是因為他是北人。這年頭,南人叫北人“傖子”,北人叫南人“貉子”,相互都看不上眼。
而且張善安轉戰南北,比那群荊襄人更清楚天下形勢。他看得清楚,今大隋兵鋒正盛,蕭梁勢弱,將來天下必落入大隋的手中。此時不降,來時也得降。
趁著現在有些本錢,早降早升官發財,等以後降就未必有現在的價碼了。
於是張善安思前想後,決定向大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