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萬家嶺大捷(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楚軍內部混亂的局勢,使得張繡心中清楚,不能再繼續跟隋軍耗下去,否則時間越長,他這邊人心越亂,失敗的可能便越大。
而與此同時,隋軍糧草也消耗巨大,江南內部,也因為大軍的遠離,出現了一些不穩定的苗頭,所以黃維揚也想盡快結束這場戰鬥,返回江南。
因此速戰速決,就成了雙方最想做的事情。
九月三日,黃維揚和張繡雙方在萬家嶺對峙了二十多天之後,兩軍的大決戰終於要打響了。
當天上午,一封密報傳到張繡的手中:隋軍後方生變,黃維揚準備親率親衛左、右衛率營支援豫章戰場。
這麼長時間,張繡雖然屢屢在黃維揚手中吃癟,但的確是沒有閒著,間諜人員派了好幾輪,還透過王戎收買了不少已經投降大隋的原楚國將領。
透過這些人,張繡對隋軍瞭解的不說是一清二楚,也算是知己知彼了。
張繡雖然痛恨王戎前往江陵給他使絆子,但當王戎能發揮作用的時候,張繡也是毫不猶豫地便將他拿過來使用。
張繡這個人,雖然桀驁,但卻是一個實用主義者。
接到密信,張繡大喜。在萬家嶺吃了這麼多的窩囊氣,終於看到曙光了。
信是王戎的人傳來的,比較可信。
而且對於隋軍後方生變的訊息,張繡毫不懷疑。董景珍擁兵兩萬,蘇胡兒手中也有兩萬多精銳,再加上豫章城裡的林士弘,夠包圍豫章的隋軍喝一壺的了。
只是張繡根本不知道,雖然已經過了好幾個月,他的策應兵馬董景珍部,至今還窩在長沙,一直沒有出來。
而蘇胡兒,縣官不如現管,他離著董景珍近,相對於張繡,更聽從董景珍的命令。
張繡料黃維揚既親率主力離開,後方情況必刻不容緩。所以他認為現在必須立刻向隋軍發起攻擊,使隋軍無暇顧及,才能趁隋軍顧此失彼,一舉破敵。
於是張繡定計,明日一早,十餘萬梁軍兵發萬家嶺。這一次張繡要給隋軍來一個排山倒海,利用人浪優勢,徹底將萬家嶺上的隋軍擊潰。
梁軍其餘諸將,也康慨激昂,充滿了野望,所有人都認為,這一戰,梁軍是志在必得。
但張繡卻不知道的是,也就是當日晚上,離著他定計沒過幾個時辰,張繡的用兵計劃,就原原本本地鋪在了黃維揚面前的桌桉上。
看著張繡的計劃,黃維揚不得不承認,張繡是一個善於捕捉機會的人。若是自己真的調兵南下支援豫章戰場,還真有可能為其所趁。
既然張繡要打,他肯定要陪著了。
這一次,張繡擁兵十萬左右,隋軍天策衛加左、右衛率營,去掉減員,差不多四萬人。以四萬打十萬,雖然劣勢比較大,但黃維揚缺仍是自認為遊刃有餘。
而底下一眾將領,也並未有憂色,敵軍兵力在我兩倍以上不到三倍,這數量,優勢在我。
不得不說,隋軍裡一群初生的小老虎,都是不知道害怕為何物的人。
當夜,黃維揚便下令,左、右衛率營全軍開拔,直奔南方而去。黃維揚的動作比較大,很快便為大營周邊的梁軍斥候所偵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