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背後捅刀(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司空不是說隋軍恐有陷阱?”
王戎看了二人一眼道:“那又如何,一旦兵敗,死的也是梁軍。可若是梁軍不管不顧,屯兵湓城,坐觀虎鬥,隋軍失了耐心,直接攻打豫章,覆滅的就是我們大楚了。
大王遲遲不願突圍,誰知道現在隋軍還有多少耐心。再說萬一張繡出兵勝了隋軍,不就為豫章解圍了。
張繡若救援,豫章未必能保住。可張繡若不動,豫章一定保不住。”
在林芝面前,王戎是一句假話都沒說,正是如此,也使得林芝更加相信王戎。
“司空所言極是。”
林芝理解了王戎的意圖,立刻同意對梁國上下進行遊說。
王戎利用梁軍使者的關係,很快便見到了蕭銑,同時述說了豫章的戰況和張繡屯兵湓城,停滯不前的事情。
聽得這個訊息,蕭銑臉色並沒有什麼變化。主要是這件事張繡早就提前說了,還得到了蕭銑的同意。
光佔便宜不吃虧,誰不想啊。
可王戎便言道:“大梁天子明鑑,若齊王坐守湓城,不顧我大楚死活,則豫章勢必失守。若豫章一失,則隋軍便可從陸口、宜春、廬陵數路殺入荊襄。而大梁的長江天險,盡成空也。大梁天子當識得隋軍之戰力,試問,梁軍可擋否?”
蕭銑有些語塞。
蕭銑年輕時作為外戚在洛陽待了多年,當然清楚隋軍的赫赫戰功,更知曉黃明遠的恐怖。他其實對隋軍一直有些恐懼,所以直到現在,一直不敢北上襄陽,爭奪天下。
蕭銑還沒說完,一旁的岑文字便斥責道:“你不過一小國使節,汝家主上在此尚不敢有此妄言,誰給汝膽量,質問吾主。”
面對指著,王戎不多言,而是長揖及地,然後說道:“大梁天子,豫章已危在旦夕,能困守至今,皆因有大梁援軍,心存希望。若希望成空,這城能不能守住,怕是難料,搞不好城中將士,為了求活,直接投降隋軍。來日隋軍攻梁,心存恨意的豫章子弟,未必不會爭做先鋒。”
說完王戎便離開,直讓梁國君臣上下,大眼瞪小眼。
王戎沒有多說,因為利弊都很清楚,而且他一個異國使節,對方天然不信任,作用便不大。
但王戎不僅如此,除了硬的,還有軟的。他立刻讓人拿出厚禮賄賂蕭梁重臣蔡德讓,同時讓人在江陵散佈流言,張繡之所以在九江遲遲不動,不戰不歸,就是想緊握兵權,割據豫章。
後來王戎又讓人進一步傳言張繡已經投降大隋,以十萬大軍為見面禮,引隋軍入荊襄。
很快流言四起, 張繡這個人本來性格就不好,與董景珍等人為敵,世家大族也不喜歡他,因此盡是落井下石之人。
包括蔡德讓等人,紛紛在蕭銑面前進讒言。
而蕭銑本就對這些領軍將領不信,心中早就有懷疑的種子,鬧到最後,也是將信將疑,疑大過信。
這時鄭文秀一派也發力,紛紛進言應撤換張繡主將位置,任命鄭文秀為帥。
幸好蕭銑也知道鄭文秀能力一般,真若是為帥,恐怕先喪師辱國了,故沒有聽從。但是他亦命張繡立刻進兵支援林楚,不得耽誤。又任命中書侍郎岑文字為監軍,命魯王萬瓚同為副帥,領軍五萬支援,一同督促張繡立刻進兵。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