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士弘重回豫章之際,黃維揚也率領數萬江淮軍主力和黃維烈會師。這一仗能打得如此順利,全仗黃維烈和杜伏威堅守懷寧城之功。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莫若是也。

此戰之後,同安郡順理成章的劃入江南行臺治下,李遂恩也被任命為行臺工曹侍郎, 調離了同安郡。

這個結果李遂恩倒也接受,他自從向江都求援,便知道不可能再留在同安,在黃維揚身邊做一曹侍郎,前途未必不如一郡太守。

同安一戰,全殲林士弘八萬主力,戰果輝煌。

此時林士弘元氣大傷,黃維揚便決定向南征討林士弘,不給對方喘息之機,趁勢將江州七郡收歸治下。

大軍從皖口向南,第一個目標便是彭澤縣。

彭澤縣背靠馬當山,為江州諸郡東面之屏障,更兼楊葉洲是林士弘北伐的物資中轉地,集結了大批的糧食和軍資。

克復此地,才能擁有攻擊豫章的橋頭堡。

可沒等黃維揚率主力到達彭澤,便傳來了彭澤縣已被陳克敵克復的訊息。

當日陳克敵遣蘇烈、程名振二人分取皖口、望江二縣,又從二人軍中分別留下了一個營。

二人走後,陳克敵便建議黃維揚,此時林士弘主力北上,後方空虛。而楚軍自以為這數百里長江盡為其所控,沿途多處要地,並不設防,不若趁機順流而下,直取彭澤,斷敵後方錢糧。

這樣即使皖口、望江等地不能得勝,也能趁機和楚軍打相持戰。

黃維揚聽後也覺得很有道理。攻克皖口, 相當於在林士弘的腰間插入一把尖刀,可是攻克彭澤,就是將這把刀斜著拉到了後背,頂在了林士弘的嵴椎骨上了。

不愁林士弘不敗。

計是好計,不過黃維揚此時手中兵力不足。兩個衛率營已經盡被蘇烈、程名振二人帶走,就算剩下兩營兵力,不過兩千五百人。這點兵力,深入敵境,稍有閃失,便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黃維揚有些不知道怎麼安排,看到陳克敵臉色平靜卻一副在握的樣子,心中一動,笑道:“我說開復怎麼留下兩營,怕是早就有此計劃了。怎麼,開復準備親自出馬?”

陳克敵笑道:“萬事瞞不過世子,我確實想親自前往彭澤。”

黃維揚搖搖頭道:“不行,此去彭澤,極為艱險, 你若是出了什麼事,我怎麼跟阿姐交代。”

陳克敵其實早料到黃維揚會這麼說,安排他為行臺兵曹郎就是不想他親臨戰場冒險。

不過陳克敵也有抱負,他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名將,而不只是像父親那樣做一個謀士。

於是陳克敵說道:“世子放心,此去彭澤,我已有妥善計劃,諸事必然妥當。況且世子身邊,除了我也沒其他合適人選。”

“你先派出蘇烈和程名振,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雖然黃維揚這麼說,但並沒有生氣。

相比較自己的父親,黃維揚的脾氣算是很好的。

陳克敵也不說話,算是預設了。

黃維揚看著陳克敵,知道他這次是不達目的不罷休,今日不讓他去,以後還不知道會折騰出多少事,於是黃維揚便說道:“開復非得去,我也不攔著,只是我想知道,開復到底有什麼穩妥的辦法,可以直取彭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