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空城計(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強是個事必躬親之人,因此李強帶著二十多個親衛偷偷沿江偵察。
很快李強到達皖口城對面,隔江眺望。此時皖口城上的旗幟已經完全換上了隋軍的大旗。不過現在是拂曉時分,看不到隋軍有多少,但城頭的人影是影影綽綽,可知隋軍應當是不少。
李強心中一音,卻是有些擔心了。
他本以為隋軍遠來突襲, 應當是輕兵而來,數量不多。所以他也給對方來一個突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必能趁機奪回皖口城。
可隋軍數量這麼多,他再搞偷襲那種把戲,成功的可能就不大了。
這時幾個分散偵察的斥候也趕回來彙報,皖口碼頭之上, 有一鐵鎖橫在上面,阻斷了江面。而在碼頭下游,有大批的隋軍船隻,光是大船就有四五十艘,小船更多。
這些船隻前後相連,幾乎將整個皖水給堵塞。
李強聽了,更加的吃驚。
就在這時,又有斥候來報,在皖口北面的塔嶺,隋軍立有一寨子。寨中有相連的營帳三四百帳,更有馬匹、草料堆無數,看樣子其軍至少有三四千人馬。
塔嶺離著皖口不過三里,乃是皖口的北面屏障。
皖水北面是山地,塔嶺更是居高臨下。一旦皖口城受到攻擊,塔嶺援軍勢必可以最快的速度支援皖口。
數千人馬在身後,李強根本沒法全力攻打皖口城。
沒多久,南面斥候也回來了,言報隋軍在皖水之南的江洲之上, 新設一寨,作為皖口城的南面拱衛, 其寨中亦有兵不少。
李強暗暗盤算著,皖口城、塔嶺、碼頭、皖水之南,再加上隋軍的水師,這些兵力前前後後的加起來,至少有兩萬人馬。
難道江都的隋軍傾巢而來了嗎?
他以萬人之兵,長途奔襲。而皖口守軍,則是守株待兔,以逸待勞,若想得勝,簡直是太難了。
李強猶豫了片刻,便返回大營,然後下令全軍撤退,沿皖水西進,進駐懷寧城南的石牌鎮(今安徽省懷寧市),又令其堂弟李勐率軍三千斷後。
做出這樣的決定,李強也很艱難。
但李強很清楚,皖口就是一個大泥坑, 只要他陷入此地,必然無法脫身。
而且隋軍的援軍甚至會源源不斷, 將他包圍、吃掉。
至於說一擊之下, 擊破皖口,李強沒有想過。他這種求穩之人,根本不會去賭那萬分之一機率的小事。
再說李強也不認為能將皖口布置如此穩妥的人,會疏於防備。
至於將李勐留下斷後,則是李強擔心隋軍會逆江而上,隔斷皖水,那還在懷寧的楚軍就要完了。
李強的想法很不錯,但卻沒有在意李勐的意見。
李勐眼看皖口局勢,也是心驚,此時他覺得楚軍必敗無疑,而兄長又迂腐不化,要想活命,只得投降隋軍了。
於是李勐在李強離開之後,立刻派人前往皖口,向隋軍投降。
而李強還以為這位堂弟會拼死力戰呢。
李強率軍一路向西,很快到達石牌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