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黃維烈也率領著救援部隊趕到。

眼看楚軍入城,黃維烈命令前進長矛隊上前,隔著刀車、柵欄對楚軍亂刺。

此時整個缺口正面,比一堵牆防禦還嚴密,進入缺口內的楚軍不是被重弩射死,就是被長矛給戳死。

隋軍的防禦給楚軍士兵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震懾,這群人一時不敢進攻。

當然無論是黃維烈還是王雄誕都清楚,這只是暫時的。

趁著攻擊間隙,王雄誕立刻帶著人去修補破損的城牆。

之前黃維烈就讓人拆了一些房屋,其拆解的木頭、石塊盡置於各處城門,既作為滾木礌石,也能作為修補城牆的原料,甚至連泥土都備了不少。

黃維烈帶精銳重新佈防,王雄誕就指揮著同安郡兵砌牆。

這些同安郡兵,戰鬥力或許不咋地,砌牆手藝卻是不差。主要是懷寧靠近大別山區,往北便是平原。因皖水之便,供應淮南各地的石料,多出自懷寧,懷寧多石匠,玩弄石頭的底子不錯,這砌起牆來,手藝怎麼會差。

過了沒多久,楚軍果然是捲土重來,與隋軍爭奪破損的城牆和柵欄。

對於林士弘來說,攻擊此處是最有可能取勝的機會,他當然不會放棄。

於是大批的楚軍向著缺口而來,雖然隋軍利用地形,製造出一個大的屠殺空間,但向前突擊,總比攀爬城牆要容易的多。

楚軍雖然傷亡慘重,但畢竟數量驚人,隋軍打退了楚軍一波又一波的攻擊,但是這些楚軍彷佛無止盡一般,總也殺不完。

面對楚軍,隋軍漸漸不支。

這時西門君儀和闞稜分別率部前來支援。而黃維烈也孤注一擲,將全部軍隊壓到了西門。

此時隋軍士氣大振,與楚軍死戰起來。

黃維烈考慮到,不管怎麼打,城牆有損,總是一個大問題。於是他竟然下令一邊卻敵,一邊修補城牆。

雙方戰鬥在廢墟之上,搶回一寸土地,就修補一寸城牆。

三軍死戰之勇氣,你簡直難以想象。

林士弘眼看楚軍被一點點逼出懷寧城,甚至就要提刀上前。這是最好的一個突破機會,若是敗了,人心怕是就要敗了。

三軍死絕,也要破城。

雙方的指揮官,都下達了極度的決心。

這場慘烈的戰鬥,從早上打到了晚上,但無論是黃維烈還是林士弘,都沒有停止的想法。甚至為了鼓舞士氣,黃維烈和林士弘竟然親自帶隊衝鋒。

打到最後,隋軍這邊陣亡將領無數。

直到雙方都筋疲力盡,再也撐不下去了。

而此時王雄誕一面擊敵,一面還帶著士兵修補城牆。幾乎是以一種奇蹟的方式,被摧毀的城牆竟在一夜之間被修不好。

雖然他歪扭七八,雖然他醜陋不堪,但他就是一堵牆。

林士弘站在城下,望牆興嘆,他有些不明白了,不過就是一座小城,怎麼就那麼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