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與宇文化及接戰數場,雖然李密無論是戰術還是戰略上都遠勝宇文化及,可宇文化及卻是仗著驍果禁軍精銳,一力破十會,屢次擊敗魏軍。

驍果禁軍騎兵數量驚人,且裝備精良,訓練充足在,這些都不是僅靠智謀便能彌補的。

就像諸葛亮的智慧難道不如司馬懿,還是關羽的指揮水平真不如呂蒙?可祁山難越,荊州兵敗。不過是實力決定一切罷了。

到最後李密也沒了法子,這麼打下去,他就是真的能殲滅宇文化及,他也必然是損失慘重。

此時李密著實犯了難。跟宇文化及打,他打不過。不跟宇文化及打,宇文化及就在他背後開刀。這打與不打,盡是兩難。

這時右長史邴元真獻計,既然宇文化及部強悍,何必跟其死磕。倒不如引宇文化及所部,去攻打洛陽,反倒漁翁得利。

難道宇文化及想跟他們打嗎?

李密聽得,豁然開朗,他跟宇文化及可沒什麼仇怨,何必在此跟宇文化及死戰。況且宇文化及打的旗號是進入關中,自己在這裡阻擊他,倒是白白便宜了洛陽小朝廷和李淵。

此時李密尚不知曉關中已經易主, 隋軍已經平了關中。

當然宇文化及未必能如他們的意。

唯恐宇文化及相信他們, 不肯罷戰,邴元真又建議李密,宇文化及軍中缺糧,倒不如贈送其一些糧食, 以取信於人。

到時候雙方結盟, 送宇文化及進入河南,魏軍提供補給。只待宇文化及習慣了魏軍的糧食, 也能按魏國的意思來, 為魏國效命了。

李密聽得直點頭。

東都地區,西有洛陽, 東有虎牢關。

宇文化及殺了楊廣, 自是不可能再投降東都。而魏軍卡著聽的糧食補給,到時候宇文化及只能如飼養的鷹犬一般,為其效命了。

於是李密派遣賈閏甫為使者前往宇文化及營中,商議和談之事。為了表示誠意, 還讓賈閏甫帶了三百石糧食。

三百石糧食, 不到兩萬斤, 都不夠宇文化及數萬人馬吃個半飽的。

量雖然不多, 可是這極大地體現了李密之誠。

宇文化及也有想法。

他當然也不想跟李密打, 這對他亦沒有什麼好處。正如李密那邊說得, 雙方本就沒什麼仇怨, 甚至都沒有利益衝突。宇文化及要回關中, 李密要佔領洛陽, 雙方甚至在某些方面,利益是一致的。

再打下去, 不是鷸蚌相爭,讓旁人得利。

於是宇文化及立刻派人回覆, 只要魏國能保證驍果禁軍的補給充足,他便同意李密的聯合對抗東都小朝廷的建議。

很快, 雙方在通濟渠上搭建了一座浮橋,李密和宇文化及二人在浮橋上歃血為盟, 結成同盟, 共同向西。

一時之間,原本已經是硝煙密佈的金堤關下,戰雲竟然消散的一乾二淨。

李密果然依照盟約,每天派人去給宇文化及輸送糧草。不過也不多, 每次不過一千五百石,九萬斤左右。這個數量, 勉強夠驍果禁軍一天吃個大半飽。

宇文化及有些不滿, 嫌李密給得少,怎麼也得保證他四萬大軍每人每日三斤糧,也就是至少兩千石的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