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郝俊前來勸降,讓邴元真感覺時機到了。

黃明遠的身份和能力自不用說。若說當今天下有人能擊敗李密,怕是也只有黃明遠了。

而且以黃明遠的身份、地位,他投過去好處也少不了。李密身邊的長史,管著一畝三分地的事,還不如衛公手中一個太守威風。

所以面對郝俊伸出的橄欖枝,邴元真立刻就接了過去。

“邴長史放心,衛公承諾了,只要邴長史到時候將洛口倉原原本本地交給我軍,此戰便記頭功,至少一個太守沒跑了。”

太守?

說實話,邴元真有點嫌低,但他沒說什麼。邴元真自家人知自家事,以他的出身,地位,就是被安排到中樞,也坐不穩,得被那些世家大族和衛公舊部擠兌死,倒不如到個富庶的大郡擔任太守,做他的土皇帝。

於是二人談定。

之後不久,李密商議與隋軍決戰之時,包括魏徵、賈閏甫等文官皆是反對,唯有邴元真一人支援,而且力排眾議,比較了雙方的優劣,差點來個十勝十敗論。

李密被說動,主動出擊,而邴元真也作為長史,在房彥藻不在的情況下,順理成章的成為留守。

而等李密出擊之後,邴元真便開始在洛口倉活動。

城中的守將有王當仁和吳黑闥二人。王當仁也是最早跟隨翟讓造反的人,吳黑闥算是李密的心腹,不過吳黑闥是濮陽人,與邴元真、翟讓等人算是老鄉,平日裡關係並不錯。

邴元真先拉攏的是王當仁,王當仁對於李密也早就不滿。

王當仁是最早投奔李密的一群人,當時也是一方小豪,之所以追隨李密就是想著攀龍附鳳,封妻廕子。現在李密的勢力的確是越來越大,身邊人也越來越多,可關鍵是沒了他們的位置。

就憑這一點,王當仁就不願意再跟著李密。在王當仁的沿著,李密就是個忘恩負義之徒。

於是邴元真和王當仁一拍即合,二人便商量著動手。

這時王當仁又建議拉上吳黑闥。邴元真不同意,吳黑闥態度不明,一旦貿然拉攏吳黑闥,恐打草驚蛇,節外生枝。

不過或許是吳黑闥發現了什麼,也或許吳黑闥早有此心。

沒過多久,吳黑闥竟然直接找到二人,述說其對李密的不嘛。這時二人見狀,也對吳黑闥脫出兵變的建議,吳黑闥想也沒想便答應了。

吳黑闥也是東郡人,跟翟讓、邴元真等人俱是老鄉。他年紀小,官職也沒有多高,對李密自是更沒有忠誠可言。

於是三人聯合起來,發動政變,扣押了李密留在洛口倉的李玄英。

李玄英是最早的李密吹,在魏國內部地位極高,連李密都很尊敬他。此時李玄英在洛口倉是邴元真的副手。

李玄英被制,底下人群龍無首,也不做抵抗,很快洛口倉便落到邴元真、王當仁的手中。

也就是李儉、徐師譽二人偽作不備,趁亂才逃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