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邙山大戰(五)(第1/2頁)
章節報錯
偃師一戰,隋軍打的勢如破竹,而在北邙山,黃明遠也沒有閒著,而是驅兵列陣,以敵李密。
與此同時,黃明遠又命鄭言慶率領順義軍胡騎萬餘, 繞道邙山之後潛伏。
十七日一大早,天剛矇矇亮,黃明遠便命令三軍列陣。以武驤衛為主力中軍,昭義、懷義二軍分列左右翼。
不得不說,這種硬碰硬的大戰,黃明遠已經很多年沒有打過了。
之前黃明遠渡河南下的突然, 李密雖然決定在北邙山下決戰, 但是隻修建了簡易的營寨,整個大營,並沒有堅固的柵欄和堅固的壁壘。
所以只是困守,並不容易。
眼看隋軍列陣,李密也下令三軍,同時出陣。整個李密所部,差不多有十萬人。包括一部分嫡系主力和十餘部歸附力量。
因為部隊組成繁雜,所以列陣就比較繁瑣一些,畢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黃明遠列陣早又快,列陣完畢,對面的李密部連一半都沒有完成。
黃明遠有些恥笑,他突然有些懷疑李密得了失心瘋,用這些破爛玩意,李密是怎麼有決心和自己一戰的。
黃明遠毫不猶豫,直接下令攻擊命令。
昭義、懷義二軍和李慶陽指揮的前軍部隊,分成三股尖刀, 直衝李密軍大營。而虎騎軍則繞後圍抄後路,合圍李密所部。
整個戰鬥,幾乎是在一瞬間打響,然後又突然掀起了高潮。
三支部隊,接近四萬人馬,從三個方向,如洪流一般,勢不可擋,狠狠地撞擊在魏軍的身上。
風起雲湧,天地變色,或許就是這個樣子。
李密的中軍是他自己指揮的親近部隊,左翼是裴仁基指揮的歸附官軍,右翼則是孟讓為名義上主帥指揮的歸附義軍。
三股力量,同時招到打擊,首尾不能相互。
此時看著隋軍如浪潮一般,一股接著一股的向前湧動,李密的頭都大了。他還沒有完成列陣,隋軍就發起攻擊,這真真是不講究啊。
可惜公平二字從來不存在於戰場之上。
李密只得要求部隊,死命的擋住隋軍。
但哪有部隊能擋住。這時李密才發現,最精銳的裴行儼和程咬金部之前因為救援單雄信而傷亡慘重,裴行儼還身受重傷,根本不足用。
而其餘嫡系部隊,皆是之前通濟渠一戰後的殘兵,根本沒有恢復元氣。
這一刻李密的心都要沉入海底。
李密沒有辦法,只得讓人傳令左翼的裴仁基,令其率部返攻,扭轉局面。新降的陳智略、張童兒、樊文超等人俱在裴仁基麾下,裴仁基所部是魏軍實力最強的一支。
裴仁基對李密也算是竭盡忠誠了。
面對隋軍的大陣,他一面防守,一面帶著左翼部隊不斷地反衝,與隋軍爭奪戰場的控制權。
為此整個裴仁基部,傷亡慘重,但他咬緊牙關,死戰不退。
戰場很快進入到一股消耗的局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