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郡官軍斬殺宋世謨兄弟之後,進入附近的臨沂城。

臨沂是琅琊郡的郡治,在整個琅琊郡的最南部。

太守崔民東到任之後,受到諸多的掣肘,一直沒能掌握實權,整個琅琊郡的兵權完全掌握在都尉陳確手中,崔民東的政令出不了府衙。

陳確是本地人,盤根錯節,手眼通天,又掌兵權,威壓全郡。先後三任太守,都沒有辦法壓制他。

不過能摧毀暴力和強權的,只有暴力和強權。

李鳳陽入臨沂城後,根本不和陳確多說,直接斬殺陳確,收攏了一郡兵權。

李鳳陽很清楚,權利之爭,乃是利益之爭,根本沒法調和。陳確掌管一郡的兵權,形同太守,他們無論如何都給不了他更多,所以雙方沒有談判的的籌碼。

既然做不成朋友,那就是敵人,所以李鳳陽第一時間斬殺陳確,確保了琅琊郡四千人馬的兵權沒有落入旁人之手。

此時山東因為多年的戰亂,秩序早已經混亂,朝廷更是無力約束,所以李鳳陽也敢毫無顧忌地擅殺一郡大員。

之後,黃青留在琅琊郡清洗軍隊,整頓郡內防禦,李鳳陽則率主力返回魯郡,支援任城。

出人意料的是,攻打任城的徐圓朗早就退了。

原來徐圓朗聚眾為盜,佔領東平之後,眼瞅著魯郡富庶,便有心奪取此地為根基。他本就是魯郡人,對魯郡也熟悉,因此點兵萬餘,直奔任城而來。

任城守軍約有千餘人,任城令是黃明遠的堂叔黃竟。

眼看賊軍攻城,他立刻組織城中青壯守禦。

不過民兵自然是不如戰兵好用,所以城中軍隊兵力不足,任城的情況十分危險。

面對數倍於其的軍隊,黃竟心急如焚,在城樓上焦急地踱著步子想著主意,同時極目遠眺,等待著援軍到來。

這時黃竟想起李鳳陽給他留的一封信來,忙令人去拿。

只見信中寫道讓他“用鮮米熬製蜜糖,倒入關前溝壑,”詐退敵軍。

對於這個建議,黃竟也難說好壞,雖然他並不太相信,但還是依計行事。

於是黃竟令城內軍民立即架鍋,用沒有曬過的鮮米熬製米湯,米湯熬好後,黃竟又令部眾乘夜色從城上全部倒入城前溝壑中。

次日,任城城前溝壑中米湯橫溢,徐圓朗軍哨兵發現後,疑為馬尿,急忙報告徐圓朗。

徐圓朗出帳觀望,只見城樓上旌旗招展,軍民喊聲震天,戰鼓擂動,心中懷疑任城的援兵已到,害怕中了埋伏,最終選擇不戰而退。

而過了幾日,徐圓朗終於清楚此為疑兵之計,又反身來攻任城,卻為從滕縣趕到的黃明儀在任城以西設伏,折損一陣。

又過了不久,東平郡傳來訊息,張須陀部殺入東平郡,直逼東平郡治鄆城。

徐圓朗不敢再留下,只得率部返回鄆城,任城遂安。

李鳳陽給張須陀的信是請其詐做突襲的樣子,不過張須陀豈是見匪不剿之人,更何況徐圓朗竟然敢明目張膽地佔據郡治。於是他率部直襲鄆城,攻克了徐圓朗的老巢,又在徐圓朗回援途中設伏,大破其部。

徐圓朗大敗虧輸,其部十不剩一,一路逃到鉅野澤中方才逃得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