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信都的第二天,鄭言慶就到了樞密院上任。

對於鄭言慶來說,調任樞密院可不算是奪他的兵權。畢竟一個小小的安北都護如何比得上樞密使的地位。樞密使的權利已經不亞於先漢的太尉、大司馬,自今日始,他武勳第一人的地位算是確定了。

對此陳遠也算看得開,沒有對鄭言慶的上任製造任何的麻煩。

陳遠很清楚,鄭言慶是上任樞密院的第一個,但不會是最後一個。往後樞密院,將會熱鬧的很。而他沒有武功,怕是一輩子也成不了樞密使了。

當然鄭言慶對陳遠也很尊重,並沒有對陳遠之前的工作指手畫腳,一應制度,多是承襲。

鄭言慶對陳遠的工作蕭規曹隨,陳遠對於鄭言慶算是禮敬有加,所以這樞密院換了人,並沒有影響到工作。

九月十六日,也就是鄭言慶上任沒幾日,河南戰場傳來新的信報。

瓦崗反賊李密和弒君逆賊宇文化及戰於板渚,兩敗俱傷。

自宇文化及自弒君北上之後,便在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待了半個多月。因為通濟渠為魏軍佔領,薛萬淑又佔據夏丘,根本沒法透過,宇文化及只得嘗試著泗水和汴河。

幸好此時淮北混亂,薛世雄也已經去世,沒人顧得上他們。

可是到了彭城之後宇文化及才發現,汴河因為長久不疏通,早已淤堵難行,根本行不得大船。

可是想退回江都也不成。

宇文化及渡過淮河北上之後,黃維揚離開派人佔領了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縣城,堵住了宇文化及再次南下的道路。

宇文化及進退維谷,向前不得進,向後也沒法行。

最後宇文化及沒有辦法,只得決定棄船乘車,走陸路前往關中。別說是從彭城到關中,就是到虎牢關也有七百餘里地。

一眾兵馬、家眷、僧侶、僮僕,十多萬人馬,別說行軍,就是單個人走,這七百里也困難。

可宇文化及也不捨得拋棄這些人和財富。

於是宇文化及下令,大掠彭城郡周邊富戶,劫得牛車兩千餘輛。他將全部的珍寶、宮女盡置於車上,然後由戈甲兵器,讓兵士揹著。

大軍徒步前往關中。

這麼遠的道路,想想都覺得嚇人。

到了這個時候,軍中一些有心之人也算看明白了,宇文化及成不了大勢。他一會向北,一會向東,雖然所求是回關中,但聽說李淵已經佔據關中,新立帝王,宇文化及就憑這數萬人馬,能跟李淵爭關中。

宇文化及就是無根之源,無水之萍,把這幾萬兵馬消耗乾淨,就到了滅亡的時候。

這些有心之人,並不願跟著宇文化及毀滅。

反應最快的是裴虔通。

裴虔通本來對造反就抱有懷疑,若不是裴矩暗地裡支援,他是絕不敢參與此次兵變的,可是到現在,誰能給他證明呢。

可兵變之後,楊廣死了,裴矩逃了,他也跟著宇文化及倉皇北逃,成了喪家之犬。若是他所求的不是這個結果,那當初為什麼要跟著宇文化及造反呢。

裴虔通怕了,他害怕再跟著宇文化及,會落得一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於是裴虔通主動請纓,留在彭城郡斷後。

這倒正和了宇文化及的心意。說實話此次西歸,到底能否勝利,宇文化及也不清楚,所以勢必要留下人在彭城,以為後路。

不過留下來的人,就要直面南面的黃維揚和已經宣佈討伐他們的薛萬淑,勝負難料。

宇文化及正不知道該留誰,而裴虔通主動請纓,正好解決了宇文化及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