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敵深入是個技術活,而演好誘敵深入則更難了。

尤其是隋軍、阿史那俟利弗、韋紇部這各不信任,各懷鬼胎的三家。彼此是各有利用,又相互提防。幾乎是某一方一個想法閃過,便有可能將另一家坑害殆盡。

阿史那俟利弗率領部眾先向南了。

他帶著全部的部眾還有韋紇部贈送給他的七千牲畜,沿著娑陵水向南而進。

本來韋紇部想從阿史那俟利弗這裡弄點人質,比如部落裡的婦孺。但阿史那俟利弗也有理由,他本來是待在部眾倉皇逃竄的,現在留下部眾,只帶著丁壯南下,不是擺明了告訴隋軍其部有問題嗎?

當然阿史那俟利弗部落中也沒多少婦孺。

最後韋紇部也沒跟他糾纏,只留下了阿史那俟利弗的兒子,算是個安慰。

草原上的胡人,連爹孃都不在乎,更不在乎什麼兒子、孫子的,人質這東西,在草原上就沒有起過什麼作用。

阿史那俟利弗部南下,一直到離著隋軍駐營地差不多有百里左右的地方,停了半日,然後便向東前進。

這也是藥羅葛·菩薩和阿史那俟利弗二人計劃好的。

阿史那俟利弗若是先向南再向北,那樣演得太假,隋軍一看便知道是誘敵深入,未必會追。唯有向東,才能讓隋軍以為是阿史那俟利弗想東逃,其部才會不遺餘力地去追擊。

果如藥羅葛·菩薩預計的那般,隋軍發現了阿史那俟利弗的蹤跡之後,立刻動了。

不過有一點與藥羅葛·菩薩想象的不一樣,隋軍雖然向東追擊,但是隻派出了數千騎兵西進,而主力部隊仍留在了駐營地,並沒有動。

藥羅葛·菩薩有些納悶了。

你隋軍是打著追擊阿史那俟利弗的名義來的,怎麼發現了阿史那俟利弗的蹤跡又不全力以赴了。

對於追擊阿史那俟利弗的數千隋軍,藥羅葛·菩薩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他透過偵騎得知,這支部隊主要力量是鐵勒人,或者說是多覽葛部和僕骨部率領的三千多騎兵,由多覽葛忠率領,根本算不上真正的隋軍。

即使按照計劃,如期將這支隋軍包圍殲滅,也不過是殲滅了一個鐵勒部落的軍隊,對隋軍根本沒有多少傷害。而反之,則會引來隋軍的全力攻擊,韋紇部再想以暗打明,就不現實了。

鄭言慶到底在幹什麼?

這時藥羅葛·菩薩的母親烏羅渾卻是認為,隋軍此次北上,目標未必是阿史那俟利弗,反而有可能是韋紇部。

烏羅渾雖然是個女人,可是在韋紇部的重要性不亞於其子。她為人嚴明,能決斷處理部落內部事務,是韋紇部最有威望的人。

“母親是不是多慮?”

“鄭言慶要是不志在韋紇部,帶這麼多軍隊幹什麼。一個區區阿史那俟利弗,用得著數萬人馬嗎?”

藥羅葛·菩薩有些吃驚,隋軍把韋紇部當作主要矛頭和次要矛頭完全是兩碼事。若是前者,就說明隋軍完全把韋紇部當作大敵,將會從軍事、經濟、外交等多個方面絞殺韋紇部。

想善了基本不可能。

而藥羅葛·菩薩之前的計劃一直是與大隋邊打邊和,在大隋容忍的底線之內試探,名義上歸順,暗地裡發展實力。

藥羅葛·菩薩有些不明白,韋紇部跟大隋的關係其實還可以,尤其是之前雙方有東突厥這個共同敵人時。雙方一直是一面對抗又一面合作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