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群兵將,眼看大隋的旗幟,立刻便心中動盪起來。

此部畢竟是義成公主最早的部隊之一,被義成公主經略了十幾年,下面的官兵、將佐其實還是心向義成公主。與其說各部追隨李孝興造反,倒不如說是被李孝興懵逼裹挾,不得不從。

此時大隋平叛大軍殺來,旗幟飛揚,眾人哪還有抵抗的心思。恨不得用李孝興的腦袋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很快,隋軍突入營寨外,順著兩處營寨的連線處不斷往裡突。儘管李孝興已經派遣了精銳阻擊,可是還無用處。

隋軍順勢而入,擊破了柵欄,衝入李孝興軍營中。

李孝興大驚,他沒想到自己的部下如此不堪一擊。

可李孝興猶不罷休,便想著突圍。他算看出了,今日大敗,已經無法避免,為今之計,只能是能突圍多少便有多少,全軍盡力南下,去河東投奔李淵。

他還沒到絕路。至於漠北與突厥的事,那是鄭言慶和突厥人之間的事,本就跟他無關。

李孝興拔馬往南突圍,一眾士兵也在裹挾之中,跟著他一同向南。

不過人一多,這隊伍就亂,李孝興裹挾著眾人,本來是多留下一點本錢,南逃回河東,也能換點地位、官職,可是他忘了眾人雖然被裹挾,卻不是一支紀律嚴明的鐵軍,而是一群潰卒。

眾人四散逃命,各不相讓,竟連突圍的大道都給堵了。

李孝興眼看後面追兵逾進,而前路卻滿是人,他命人驅趕、抽打,也無法將攔路的人群衝散,竟然心中發狠,命親兵殺出一條血路。

這些李孝興的親兵各持刀矛,拼命前衝,無數的袍澤倒在他們的刀矛下。

潰兵更驚了,急往兩側湧,給李孝興讓出一條道。

李孝興眼看通道開啟,也不停息,催動著胯下的戰馬就往前衝。

就在這時,一支羽箭不知從何處而來,直奔李孝興的面門。李孝興還沒有反應過來,便被這羽箭射中。

羽箭銳利,竟從李孝興的眉間射入,直透顱骨,箭頭從後腦而出。

李孝興“撲通”一聲,摔在地上,兩眼圓睜,已經斃命。

而在李孝興不遠的地方,一將收回鐵弓,放在身後,又大聲喊道:“李孝興背君叛反,十惡不赦,我今已誅殺之,願追隨公主者,隨我反正。”

殺人者,正是李孝興軍中的將領何彥九。

何彥九雖出身不高,但是義成公主侍衛出身,威望很高。他跟著李孝興造反,今又反殺了李孝興反正。

雖然誰也不知道何彥九到底是忍辱負重還是朝三慕四,但他這一番呼喊,正中人心。於是營中士兵,紛紛丟下武器,向隋軍投降。

甚至原本潰逃的眾人也反應過來,這是隋軍,而她們原本是義成公主的部隊,正好投降。

有了何彥九這些反水將領的幫助,大隋很快佔領兩個營寨。

鄭言慶看著滿營的俘虜,又看著不遠處的突厥牙帳,也是沒想到的順利。此時正是痛打落水狗之時,隋軍向著突厥牙帳,繼續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