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隴州之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常達的抵抗意志還算堅定。
常達是宋老生麾下的一員鷹擊郎將,後來霍邑之戰,宋老生戰死,常達則兵敗隱匿起來。
常達不僅僅是員武將,還是個有名的詩人,名氣不小。
李淵聽聞常達的名聲,有心招攬,便派人多次尋找,又請常達出山。
常達備受感動,便投降李淵。
常達先被任命為統軍,又被任命為隴州刺史,抵禦薛舉。
此時困守大震關,不是沒人勸常達投降,但皆為常達斥退。他深受李淵的知遇之恩,自然要為李淵死節。
而且長安陷落之事,只不過是敵軍一家之言,是否為真,誰也不知,也有可能是隋軍故意散佈謠言,以亂軍心。
為了穩定軍心,常達便下令,三軍不得談論此事,敢有散播謠言者,一律處死。
常達是個將軍,但也愛寫詩,倒是有不少書生氣。
常達本人忠烈,願為李唐殉節,但三軍將士卻沒幾人願意。
李唐才入主關中不到一年,所有軍隊都是近一年之內招募的,這些士兵,來源複雜,身份各不相同,指望他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對李唐有歸屬感、忠誠心,簡直是痴人說夢。
很快,常達的部下張佑和隴州治中趙弘安二人商議兵變,並秘密挾持了常達。
張佑剛開始還苦苦規勸常達,希望常達能與他們一起投降,可這常達也是硬氣,面對二人的張佑的規勸,直叱罵張佑道:“汝逃死奴,有何臉來見吾?”
趙弘安也來勸降,也被常達罵得狗血淋頭,掩面而退。
趙弘安一文化人,不與常達一般見識,可張佑一小人也,如何甘願受常達屈辱,於是拔出刀來,連砍常達數刀,差一點將常達砍死。
幸好還是趙弘安上前攔住了常達,才救了常達一命。
不過也僅此而已了。
八月二十一日,張佑和趙弘安率領隴州兩千殘兵,開啟大震關,向隋軍投降,並將寧死不降的常達交給了高建莊。
這常達真是各忠烈,直到此時,對著高建莊仍然是昂著腦袋,破開大罵,寧死不屈。
換了旁人,還真得服常達是個漢子。
可高建莊是隋軍中一條忠狗,如何能忍受常達肆意謾罵衛公和隋軍。
於是高建莊直接下令將常達處死。
至此,整個隴州之地,徹底落入隋軍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