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聲南擊北(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七月二十日左右,梁碩率領率領四千吐谷渾胡兵和三千弘化兵向西去取陳倉,到今日已經已經二十餘日,二二十來天,隋軍幾乎是摧枯拉朽一般摧毀了李淵在關中的抵抗,而梁碩則帶著七千人馬,陷入到血火戰鬥之中。
虢縣分兵之後,梁碩直趨陳倉城。
陳倉雖然是李世民征討河池郡的後勤基地,但李世民主力齊出,在陳倉並沒有留多少兵馬。
梁碩從東而來,假扮成唐軍,詐入城中,突然出擊,很快便佔領陳倉城。
陳倉乃是扶風重鎮,當年諸葛亮都在城下折戟,梁碩能如此順利佔領陳倉城,算是佔了一個出人意料。
佔領陳倉,便是斷了李世民的歸途,按照預計,只要梁碩緊守陳倉,便可和散關的梁默,一南一北,活活將李世民給耗死。
但天有不測風雲,親自出兵鎮守散關的梁默,竟然意外被部下所害,使得散關天險落入李世民手中。漢川古道,為李世民所打通,而孤軍鎮守陳倉的梁碩,就陷入了險地。
李世民佔領河池郡,本欲趁勢兵進漢川郡,徹底佔領漢中,但聽聞陳倉已失,後路斷絕,心中大驚。
此時的李世民根本顧不得漢川郡,便提重兵北上,兵發陳倉。
李世民可沒忘了,他南下河池郡,就是給李唐開啟一條南下巴蜀的道路。若失去陳倉,此道又斷絕,李淵就是飛,也無法前往巴蜀。
所以李世民一開始,就帶著必破此城的決心。
梁碩在陳倉,四面全無友軍。
僅有的兩支離得近的部隊,白伏願在隴州尚和常達周旋,而陶模在虢縣,也沒多少兵力,全都指望不上。
梁碩雖然不知道梁默為什麼兵敗,但他很清楚,黃明遼突襲長安,算計的便是長安城周圍空虛,他以騎兵的機動優勢,直取李唐腹心。但若是李世民佔領陳倉,便是在黃明遼的身後,又放置一把尖刀,李世民可以和長安城一左一右合圍黃明遼。
若真是那樣,黃明遼則危矣。
所以梁碩明白,他不得不死守陳倉,牢牢地守住這座孤城,給黃明遼爭取破長安足夠的時間。
梁碩有四千吐谷渾胡兵和三千弘化兵,其中這四千吐谷渾胡兵有近兩千是騎兵。
按照兵法一動一靜,一內一外的策略,最正確的佈置便是將兩千騎兵放出,使其遊弋在陳倉城的外圍,牽制李世民的攻擊。
但梁碩根本不敢這麼做。
四千吐谷渾降兵,忠誠度並沒有那麼高。將他們完全放出去,關鍵時候,能否死戰,根本沒人能確定。
所以梁碩只得將兵力全部集中到城中,用吐谷渾降兵和弘化兵相互制衡。
實際上樑碩七千人守陳倉,兵力並不少。
陳倉是座堅城,當初諸葛亮十多萬兵力圍城,尚不能下,而當時郝昭手中可是隻有千餘之兵。
七千之兵,足以將陳倉城守得固若金湯。
但關鍵是梁碩這七千人,無論是吐谷渾人還是弘化兵,都是初降之兵,忠誠度到底有多高,誰也不知道。
而且吐谷渾人和弘化兵,都長在北地,擅長野戰和騎戰,把他們限制在尺寸之地去守城,著實是難為他們。
以短擊長,堪稱難為。
果然,李世民兵臨城下,便發動強攻。
與李世民習慣的防守反擊不同,他這次搶時間,必須要速戰速決。
梁碩則是成了要拖時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