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城北港口一戰,李淵大敗,兩萬五千人馬,折損近半。唐軍幾乎是拼勁了性命,才過了新豐原,逃進了南面的黃土臺塬中。

這一戰,直殺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神武衛上萬人馬,幾乎用絞殺的辦法,將唐軍斷後部隊撕扯的粉碎。而唐軍卻是像一隻受傷的老狼一般,拼勁最後一擊,燃燒了全部的生命和精氣,重重地擊在神武衛的身上。

兩敗俱傷,玉石俱焚。

其實李淵還有力氣,甚至不弱於神武衛,若不是怕被咬住,李淵甚至想回過身來,徹底將神武衛打殘。

當然黃明遼不怕李淵回身,今日哪怕神武衛全軍覆沒,只要拖住對方,亦是值得。

可惜李淵實在太冷靜了,面對重創神武衛的機會,損失慘重的他連眼皮都不翻,轉身便躍入黃土臺塬之中。彷彿他所曾經擁有的關中,是不存在的一般。

黃明遼在後,一路跟到了黃土臺塬下。

要不要跟著進去,黃明遼有些猶豫。

經此一戰,神武衛傷亡超過三分之一,算是徹底打殘了。雖然狠狠地咬下唐軍一口肉,終究沒能留下李淵。

李淵從黃土臺塬,可直接進入秦嶺之中。

雖說從關中通往漢中和荊襄的藍武、子午、儻駱、褒斜、陳倉五道目前盡在隋軍手中,可秦嶺之大,道路千轉,誰也不敢保證,李淵就到不了巴蜀。

而巴蜀之地,天府之國,李淵進入巴蜀,就是徹底的龍入大海、虎歸深山了。

黃明遼幾乎只是思考了一秒鐘,便決定接著追。

雖說從進入黃土臺塬,便是進入山區。其複雜的地形,對於以騎兵為主的隋軍是一個大大的制約。而且從黃土臺塬往南,一路溝壑縱橫,唐軍隨時可以選擇有利地形,伏擊隋軍。

可是黃明遼很明白,儘管三軍疲憊不堪,儘管前面可能有埋伏,但這皆不是神武衛放任李淵南逃的理由。

今日走了李淵,來日需多費十倍、百倍的功夫,才能彌補今日的錯誤。

不過黃明遼沒有直接進入黃土臺塬,而是選擇向西折道,直奔藍關。

黃土臺塬,黃明遼當然不敢走。

但黃明遼很清楚,不管李淵的路線怎麼走,他最終的目標還是巴蜀,不會改變。

不過李淵現在兵敗,傷亡慘重,糧草將盡,人馬俱疲,就是橫穿秦嶺,前往巴蜀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要想有足夠的實力和精力到達巴蜀,李淵必然會選擇先和藍田的唐軍會和。

唐軍藍田大營,不僅有數千軍隊,還有充足的物資和輜重,都是李淵南下必須的。

於是黃明遼率軍直奔藍田,連新豐都不管了。

黃明遼不怕李淵殺個回馬槍,甚至不怕他因此返回長安。只要李淵願意在關中打,黃明遼就沒什麼怕的,怕就怕這傢伙逃入蜀中,那就萬事皆休了。

從新豐到藍田關,直線距離有五十里,而走大道則是百里。

黃明遼下令,一百里的距離,三軍必須在十二個時辰內到達。

隋軍的傳統訓練科目就是奔跑。

黃明遠練兵,第一要求就是能跑,標準就是跑斷了腿也能爬二里地,一天一夜急行軍一百里幾乎是檢驗是不是真正隋軍的一個硬槓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