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行軍打仗,長孫敞不如長孫晟;治國理政,長孫敞不如長孫熾。

但長孫敞就是擅長交際,投其所好,三教九流,無不交往。按照後世的評價標準來說,這孩子情商高,有社交牛逼症。

雖然長孫敞亦不恥於李幼良,但那是長官,怎麼也得打好關係。

長孫敞來到李幼良府上,正見李幼良在鞭笞一個下人。

這些日子,長安城內外交困,李幼良心情更是別提有多差,動輒便鞭笞下人,府上下人,不知道有多少被李幼良活活打死,因此眾人畏李幼良如虎,想盡法子不出現在李幼良的眼前。

李幼良見到長孫敞,也有些打累了,隨手丟下鞭子,早有人上前遞過毛巾,李幼良擦擦手,便陪著長孫敞走進正堂。

“真她孃的晦氣,都去捧李孝基的臭腳去了,也就只有休明(長孫敞字)能來看看我了。”

“郡公言重了,是郡公看得上敞才是。”

長孫家因為跟黃明遠走的近,一直受關隴大族的排擠。後來投奔了李淵,就更為竇家、獨孤家這些人反感了。

狗腿子歷來最不受人待見,包括敵人和想當狗腿子的人。

二人坐好,便閒聊起來,有長孫敞的長袖善舞,二人聊得不亦樂乎。

李幼良又讓人擺好酒菜,二人邊喝邊玩邊聊。

酒過三巡,李幼良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道:“今日又休明陪伴,真是痛快,只是好時光不常在,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能有多少?”

長孫敞不著痕跡地引著話題,就是想將李幼良帶到時局上來,聽得李幼良的話,便言道:“郡公放心,河北、西秦,不過癬疥之疾,用不了多久便可平定,來日,咱們自有大把好時光歡度。”

“你真這麼認為?”

不待長孫敞回話,李幼良便一臉譏諷地說道:“他李叔德要真有那本事,也不會讓人家打到長安城底下了。

楊屯降了,竇抗跑了,李神通敗了,連李叔德自己也敗得個丟盔棄甲,哪還有明日。

他李叔德有什麼本事,他爹一個病秧子,他若不是有個好姨母,一個娃娃,憑什麼繼承唐國公的位置。他倒好,忘恩負義,誰都能反,他也有臉反。

現在倒好,李家都讓他帶到絕路上了。

這長安城一破,李家這麼多人,誰能活著。

他孃的李叔德過了一把權臣的癮,我李家人讓他坑慘了。”

李幼良喝的有些醉醺醺的,一些平日裡想說而不能說的話,盡脫口而出。他

長孫敞見李幼良的樣子,便說道:“其實有些事,也不見得真會如此。”